为响应我校“四位一体”的特色教育,激发同学们对诗歌的热爱,点燃移通学子对生活的激情,在社团指导老师萧婷婷的带领下綦迹创意文学社吹响咏诗的号角,于4月5日开展了第二届百人朗读“同一首诗”的活动。本次活动的诗基于“我们,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土地”诗歌周,面向全校同学征集,从4月5日持续到4月10日以线上收稿的形式开展,共有三首不同风格的诗歌供同学们自由选择:阿赫玛托娃《我不属于那些背乡离井者》、樊小纯《借我》、张枣《镜中》。活动参与人数达到500人左右,共计收稿500余份。


樊小纯的《借我》是一首写给木心先生的诗,作者在诗中感受着自己的逐渐成长、老去却又无比怀念年轻时候的“我”。这首诗走进朗诵者的内心,让同学们正视起正在悄然流逝但无比绚烂的大学时光,通过朗诵的表达方式,自我抚慰心灵,带给读者无限的感动。


张枣的《镜中》里悠长落寞的悲凉引发了读者的共情,使读者仿佛步入了一个全是梅花的仙境,看着镜中人白发成霜,容颜老去,却又踟蹰地望,就像看着梅花,看着南山一样,渴望他的回眸。诗人把这种无言的悲怆糅合进了景物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我不属于那些背乡离井者》传达了一种坚定的归属感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作者在诗中将个人与群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开端即表明“我不属于那些背乡离井者”,并强调“心已被撕裂”。阿赫玛托娃通过这首诗歌,呼吁着世人对每一个彷徨的灵魂投以一份温暖。


本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诗人落在笔中的情感,更让一些学子从朗诵诗歌到开始创作诗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异乡的面包,窗外的落花,借不到的秋天,诗歌的浪漫与伤怀从文字中渗透出来,在朗读声中它们再次与移通学子共勉。
本次“綦迹杯”诗歌周:百人朗读同一首诗活动,我所朗诵的诗是来自张枣的《镜中》,在参加朗诵诗歌活动之前,我并没有太多的朗诵经验,会因此感到不自信,但是,由于活动的形式是在线上,通过录视频的方式,不需要像线下一样,会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而怎样,于是我兴奋而自信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同时,参加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诗歌所带来的美好。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朗诵诗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力量。
——王美华
在朗读完《借我》这首诗歌后,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鸣和启示。这首诗歌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探讨和对生命的热爱。作者以一种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探究了人们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内心需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朗读中,我不仅仅是在传达这首诗歌的意义,更是在深入体验它所带来的思考与启发。我逐渐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
——雷天帅
在参与这次活动之前,我对现代诗歌的了解并不多,但当我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与其他同学一起朗诵同一首诗,我发现诗歌的美并不深奥,它蕴含在我们念出的每一行诗里,每一句词中。通过这次活动,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诗歌的魅力,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诗歌的内涵,培养了我的艺术修养,拓宽了我对于艺术的眼界,也让我对美的定义和感受有了进步。
——胡洋
图文:李含叶
(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