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青年学生切身感悟历史文化,传播并弘扬中华传统,远景学院戴华、吴慈荷两位老师于2023年5月6日立夏当日带领《大学英语》课程学生开展“行走张飞古道,体会时光脉络”传统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师生以徒步的方式行走在张飞将军行军步道上,探寻巴渝历史,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重庆本土文化并用英语传播好重庆本土故事,从而全面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


张飞古道位于北碚温塘峡,在北温泉公园对面的绝壁中穿行而过,依缙云,眺嘉陵,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森林、小桥、飞瀑、断墙、佛像、禅画、石刻……漫步古道,曲径通幽,气象万千,可谓一步一景,让人流连忘返。前期在山间小径中便有“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之景;后期的跋涉,如吴慈荷老师所言,是谓“涅槃”,也是古将士精神的一种体现。

徒步完张飞古道,接着戴老师与吴老师带领大家来到陶行知纪念馆参观,馆中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展示让同学们领略到陶行知先生高尚无私的教育理念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他的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更引起了在场的师生的共鸣。通过本次参观和学习,同学们更加深刻领会到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启发与感悟,激励同学们向先贤学习,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国家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最深沉、持久的力量。远景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与国际视野兼备的学生。本次“行走张飞古道,体会时光脉络”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响应国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号召,引导广大学子不断探寻本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文明探源中树立文化自信,砥砺前行,在加深对巴渝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的同时,同学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为未来同学们与世界交流、对话打下了基础。
对于此次活动,同学们还有话说:
我们旅途从“张飞古道”入口开始,穿行在这条弯弯曲曲的古道之中,看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怒放的鲜花,瞭望着嘉陵江,自然的景象使得大家身心都放松下来,感受这自然的力量。一路上游山玩水,体会山水之乐,赏古人七步一作诗的文人风骨,悟将军领兵的行军豪迈之风。一路上,我们路过了张飞泉、张飞潭、二岩台、桃花山、千层梯等等地方,最后来到了草街。徒步十多公里,虽不急张飞行军之万一,不及红军长征之毫分,但是大家都感受到了文化与自然的结合,体会到行军之难,将士们意志之坚韧不拔。一路上欣赏过美景,也行过苦路,自然治愈着大家,是一次非常值得纪念的旅程。
-2021级李香蓉、夏瑞琪
藏在城市中的宁静——张飞古道
坐上校车去往张飞古道的途中我是兴奋的,走进这条古道我是震惊的,我从未想到,在繁华的城市中还藏匿着这样一条古道,它安静的立在嘉陵江旁,这里的每一花,每一木,每一个石板似乎都在尽力向我们展现它的历史,走进其中,我呼吸到了它新鲜的空气,看到了它幽深静逸的美景,感受到了它一个个石板上的不凡历史 ,和老师同学一起交谈着前进,好像十多公里也不是这么难,这次徒步收获颇多,不仅挑战了自己,也感受了不一样的风景,希望以后可以走出校园多去亲身感受。
-2021级罗雨珩
一群人的徒步开始啦!借助英语课的户外实践活动,我们短暂地逃离了繁杂的学业,寻找到一个宁静隐秘的地方开始了徒步一日游——张飞古道。一路上,我们追寻着古人的踪迹,听风抚绿。沿着湿漉漉的台阶,我们发现了一座又一座刻满唐诗宋词的石壁。山脚下的温泉池,奔腾不息的嘉陵江,构成了一副水软山温的画面,自然治愈着大家。
-2021级李萍
行走于巨石河滩边,穿越茂密的丛林。行走于古道之上,途经煤矿区的废弃遗迹,屋基、断壁有历史的沧桑,依稀窥见其过往繁华,处处都见证着这条古道的变迁,嘉陵煤矿的兴衰。这里就是历史的教科书!
-2021级刘潇聪
撰稿人:夏瑞琪
指导教师: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