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川校区 / 社团活动 / 正文

情系你我,梦随心飞——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第四届“展我专业特色,扬我班级风采”班级海报设计大赛

加强各学院专业班级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弘扬才、德、智等优良品质。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于2023年10月27日1250在双栀多功能影音室成功举办第四届“展我专业特色,扬我班级风采”班级海报设计大赛。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社团活动版块指导老师吴丽玉老师,作为嘉宾出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经过激烈的线上投票竞逐,大家终于迎来本次班级海报设计大赛线下答辩,伴随着主持人掷地有声的开场话语,答辩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首先进行答辩的是来自2023级的数字经济(1)班,答辩同学分别从团队介绍、班级文化、班徽制作、海报设计共四个方面展开讲述,他们指出,海报中“勇毅”为勇气且坚毅之人,勉励大家用一颗坚持不放弃的恒心学习,时刻保持耐心与细心。“笃”意为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则“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既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有所意义,做到“知行合一”。

“青矜之志,履践致远”是数字经济(2班的精神主旨,他们以青春视角展示出班级团结的精神风貌,做到以人为主的设计思想,并且将数字与色彩结合,表现出积极阳光的心境,更体现了班级的凝聚力以及和谐的氛围,用带有夏天的标志来展现出数字经济(2)班大家庭的热情,洋溢青春的灿烂之路。2023级数字经济(3)班以“团结、勇敢、诚实、友善”作为他们班级文化的核心元素,他们的设计理念是简洁而有力的展现出数字经济(3)班的青春与活力,如同班级口号那样“青春无限,非同一般”。团结、勇敢、诚实、友善是同学们所具备的优良品质。闪闪的星星代表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博我以文,雅我以行”——2023级工程管理(2)班。他们班徽、海报的设计元素以“山”“莲”为主,分别对应“博”与“雅”的涵义。答辩人说道,文约礼,雅人深致,无论何时,都能保持端正态度、风度雅仪。紧接着,由工程管理(3)班作综合答辩,他们分别从班级介绍、海报展示、设计理念及细节共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他们指出,在学习以及未来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的实践以及未知的磨练。作为班级大家庭,他们必须拥有金石一样的意志,怀揣着梦想,努力登向高峰,才会取得胜利,这也是他们班级海报的含义理念。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023级工程管理(4)班。他们的海报设计十分简洁明了,对此,答辩人解释道,俗话说大道从简,大道至简,去掉复杂,华而不实的修饰,将深刻的感悟简单明了的表达。坚持,机遇,方向,积极,他们会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丰富自己。下面做综合答辩的是2023级工程管理(5)班,他们的海报以“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为背景,大桥连接着港澳与内地,更是将天空和海洋与文明紧紧相连,他们也寄希望于此,希望工程管理(5)班的全体人员也能如建筑行业的前辈一样,借鉴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不断进步和成长。

“信心无畏,良心无愧,青春无悔。”——2023级工程管理(6)班。他们用六种不同的颜色代表、对应他们的班级班号“6”每种颜色相应的寄予一定的感情。深蓝色代表希望,寓意着工程管理(6)班的学生能展望来人生,剩下五种颜色希望大家活在当下,校园生活会因此五彩缤纷,不论是海报设计亦或是颜色搭配,都体现出工程管理(6)班的独特个性。“精于管理,勤于工程”是工程管理(7)班的口号,他们从灵感、解析、未来共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描述,海报以城市建筑的形象作为背景。布局条理精细,突出工程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彰显工程管理专业在各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班徽则是采用工程师的形象代表未来的工作形象。列车用多种颜色,表明工程管理专业的多样化,也寓意着工程管理(7)班全体学生未来不畏困难,勇敢向前。

雁字无多,写的几时相许。至此,所有班级均已答辩完毕,由吴丽玉老师做总结致辞,老师首先感谢大家在这样一个秋雨淅沥的午后来到答辩现场,认真准备、自信答辩,不论是海报设计亦或是讲解汇报都能够深刻理解到大家对班级文化内涵的细化认识,也能感受到各班团结一致,努力奋进的青春朝气,同时,老师也勉励大家要紧紧紧抓住学习、生活中的重点,以此为始,开辟崭新人生道路。

本次班级海报设计大赛到此圆满结束,所有呈现的班级海报都倾注着同学们的情感与思想。由衷希望大家能够将这种创造力团队合作的精神延续下去,为班级的发展、自我的成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海报欣赏

获奖班级名单:

一等奖:2023级数字经济(1)班

二等奖:2023级工程管理(7)班、工程管理(4)班

三等奖:2023级数字经济(3)班、工程管理(5)班、工程管理(2)班

优秀奖:2023级数字经济(2班、工程管理(3)班、工程管理(6)班

撰稿:吴若琳

摄影:吴若琳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学生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