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一场融合激光雕刻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系列活动——“科技之光,文化之韵”,于2024年12月7日至13日在重庆移通学院黄桷树广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2024级自动化类4-5班、校3D打印社及“非遗传承智能➕”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倾情协办,旨在通过激光雕刻这一前沿科技手段,深度挖掘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无限可能。

激光雕刻:科技与文化的创新交汇点
作为活动的核心亮点,激光雕刻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性,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桥梁。在实验室的聚光灯下,非遗峡砚的细腻纹理、生僻字的独特字形,在同学们的巧手下,被一一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型。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激光雕刻技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更让参与者们亲眼见证了科技与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完美融合。

互动体验:科技与文化的深度交融
为了让更多人亲身感受这份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之美,3D打印社精心设置了丰富的互动体验区。在这里,同学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激光雕刻的生僻字作品,感受其独特的立体美感,还能亲手体验激光雕刻的象棋和立体拼接笔筒的制作过程。

在象棋体验区,同学们可以通过激光雕刻技术,将传统的象棋棋子以更加精致、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他们不仅可以选择不同的材质和颜色进行打印,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设计,让每一枚棋子都独具特色。这种体验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激光雕刻技术的神奇魅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象棋这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而在立体拼接笔筒体验区,同学们则可以通过激光雕刻技术,将一片片精细的零部件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笔筒。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激光雕刻技术在产品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广泛应用。

多元合作,共绘文化新篇章
展望未来,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同时激发更多年轻人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与追求。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供稿:李甜甜
摄图:2024级自动化类4班
指导老师:关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