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重焕生机,淬炼商学院2024级财务管理9班全体成员与华韵汉服协会成员于3月21日下午15:00-18:00在天空书院青空朋辈畅谈室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鱼灯与竹编活动。

溯源寻根 聆听历史回响
活动伊始,团支书高瑞璘走上台前,用生动且饱含深情的话语,为大家徐徐揭开鱼灯与竹编文化的神秘面纱。鱼灯,作为传统民俗艺术的璀璨明珠,是水乡人民心中光明与吉祥的象征,竹骨纸衣或绸衣上,斑斓色彩描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炽热向往;竹编,历史同样源远流长,从日常生活中实用的竹篮、竹篓,到充满艺术感的精巧摆件,一道道复杂工序里,是工匠们无穷无尽的创意与精湛卓绝的技艺,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历经岁月沉淀,熠熠生辉。

鱼灯摇曳 编制美好祈愿
在了解完鱼灯文化后,制作环节正式开始。同学们和华韵汉服协会成员纷纷拿到鱼灯材料包,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制作。打开材料包,里面有长方形纸,纸上面有印着精美图案的纸质部件,精致的零件。起初,大家都觉得按照视频进行拼接应该不难,可真正上手后,才发现这是一场耐心与细心的考验,稍有偏差就无法顺利组合。这些部件上印着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鱼鳞、鱼鳍和鱼尾等,大家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从纸上取下来,拼接在一起,确保每一处都贴合紧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动手能力,让鱼灯更好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竹编生花 定格祝福永恒
制作完鱼灯,大家又将目光投向竹编。考虑到实际情况,此次竹编材料直接选用了竹条。别瞧只是竹条,想要编出精美的造型,同样考验着大家的耐心与技巧。同学们全神贯注,将竹条进行编织,努力模仿传统竹编工序。编好竹条后,大家把写有美好祝福语的图纸放置其上,再细心装入相框。原本平凡的竹条,瞬间化作承载祝福的独特艺术品,每一个竹编作品都成了美好祝愿的底色,饱含着大家对未来的憧憬。


传承有我 展望文化新片
随着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鱼灯与竹编作品,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这场非遗之旅,不仅让大家掌握了鱼灯与竹编的制作技巧,更在心底种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会继续关注非遗文化,让这些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民族文化瑰宝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撰稿:2024级财务管理9班
摄图:2024级财务管理9班
编辑:王丽华
复审:秦淮
终审:廖杰
华韵汉服协会、传统文化社团联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