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川校区 / 社团活动 / 正文

【社团活动】社团赠与我的“人文雅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髹漆为底,纹理绘就漆器风华

2025年4月16日下午14点整,日光透过北山斋D101非遗传习基地的窗户,在古朴的木质地板上洒下斑驳光影。空气中,天然大漆那股独特而醇厚的气息悠悠飘散,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为即将开启的一堂别开生面的漆器工艺课程,铺垫出充满古韵与神秘的氛围。桌台上,摆放着制作漆器所需的各类工具,形状各异的漆刷、细腻的砂纸、造型古朴的刻刀等有序排列,静静等待着即将参与课程的研究员们,一同开启这场探索古老漆器工艺的奇妙旅程 。

理论课堂:解密漆器技艺纹理

胡冬阳与周杨两位导师继续以“理论+实践”的双轨教学模式,带领研究员们深入探索漆器涂层的科学原理与花纹制作的千年技艺,并通过实践环节亲手体验“涂漆”这一古老工艺的匠心之道。课程伊始,胡东阳导师以“漆器:从自然到艺术的转化”为题,系统讲解了漆器的涂层固化原理及传统纹饰纹理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研究员们直观了解到漆器纹理的千变万化。

实操环节:亲手触摸“流动的时光”

理论讲解后,研究员们进入实践操作区。大家迫不及待地想在自己上次的作品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纹理与色彩。胡东阳导师现场示范“匀漆”手法,强调手腕力度与漆液厚薄的把控:“漆层如宣纸,过厚易皱,过薄失韵。需顺木纹匀速推刷,让漆与胎体‘呼吸相通’。”

成果展示:髹漆纹理成果巡礼

一位研究员表示:“漆液触感似蜜却更难驾驭,稍有不慎就会留下刷痕。但反复打磨后,那种温润如玉的质感让人着迷。”部分研究员还尝试在未干漆面嵌入蛋壳碎片、金箔,体验“彰髹”技法创造冰裂纹理的过程。

本次非遗课程的成功举办,在学生心中种下传承与创新的种子。它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力,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让古老的漆器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续写辉煌篇章。

撰稿:余佳

供图:郑晓雨

编辑:谢秉辰

复审:秦淮

终核:廖杰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