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川校区 / 志愿服务 / 正文

走进遵义会议会址,感悟革命初心使命——大数据学院“‘綦’心传遵义志愿宣讲团”遵义研学之旅·遵义会议会址

为深入学习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重温长征动人心魄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2023年11月19日下午,大数据学院“‘綦’心传遵义宣讲团”来到遵义会议会址,传播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遵义会址里面唯一活着的文物——大槐树

在遵义会址,宣讲团成员参观了陈列馆、会议室和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办公室兼起居室,讲解员介绍到,遵义会议召开的时候,朱德的夫人康克清同志就住在遵义会址的二楼,上世纪七十年,在她接受代采访的时候说道“具体哪一间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推开我住的房间的窗户,就能见到一棵碗口粗的小槐树。”如今,小槐树已长成大槐树,它见证了中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昔日参会人早已不在,只剩茁壮的槐树替先辈们看如今这盛世。


感受革命道路,传承革命精神

宣讲团成员跟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来到陈列馆内。讲解员讲诉着遵义会议开展的历史背景以及意义,也对会议的内容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解释,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国革命走向成熟的标志。


观四渡赤水,叹革命英雄

在参观过程中,给宣讲团印象最深的就是四渡赤水之战。讲解员讲诉着中国工农红军是如何巧妙地穿梭于国民党军重兵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又以什么样的方式为红军赢得了时机,创造战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宣讲团成员们静静的听着,随着讲解员的深入讲解,他们的眼睛里充满着对革命先烈的敬畏。


地球上的红飘带——长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湘江之战,红军虽突破了国民党军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中央红军放弃北上、向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转移的建议,经过激烈的讨论,长征至此开始。”讲解员说道。展示台用红色的线条光芒将红军长征的路线展示了出来,讲解员解释每一条路线的方向,并向宣讲团展示这些路线的由来。宣讲团的成员们看着这一条条红色的痕迹,看着红军艰难的爬雪山、过草地,心里一阵热意翻涌。


通过这次遵义研学,宣讲团的成员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深刻感受到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深切感受到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孕育的宝贵精神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綦’心传遵义宣讲团”的成员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认真履职、敢于担当,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中国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指导老师/陈安琪

撰稿/陈施利

摄影/朱翠萍、李俊男、陈红陈施利

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