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相关事件的突发状况增多,人们在实际情况中运用心肺复苏的次数也随之增多。在急救途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实际练习,往往会发生因救助不当而导致二次受伤情况。为提高支队成员的应急救援能力,让新队员学习并掌握心肺复苏技能,让个人救援技术专业可靠。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于11月26日下午14:00在瀛溪书院语者演讲培训室开展“脆皮”大学生拯救计划第一期——心肺复苏术技能培训。此次培训由支队长与小组长面向全体队员进行讲解培训,该活动共计20余人参与。


动作讲解 解析步骤
活动伊始,陈金桥队长通过一段救人视频引出本次课程主题,随后以PPT形式讲解心肺复苏,整体概述心肺复苏操作的具体步骤。心肺复苏操作具体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检查环境安全、再者判断患者状况、最后进行CPR。三个步骤中又细分若干个小细节,陈金桥队长以层层递进的形式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注意事项。现场互动气氛积极活跃,培训者讲解得绘声绘色,操作者示范得一丝不苟。在活动进行环节中,队长强调按压手法的轻重程度及其重要性,表示过轻会使救援行为无效,过重则会使患者二次受伤,并组织队员对此动作反复操练,重复讲解,让支队队员牢记手法与细节。可见,心肺复苏技术的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每一个细节都是救助生命的关键点。


小组培训 实际练习
“行之力则知愈近,知之深则行愈达”。为确保支队队员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心肺复苏技能,队长将队员划分为三组,让小组长带领不同小组进行实际操练。首先,组长将心肺复苏操作再次进行重复示范和注意事项强调,接着有序组织成员逐个上手假人模型,进行实践操作并反思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长针对性地指出问题,及时纠正新队员的救援动作,加深其印象。在专业指导下,队员们手法越来越接近完美,错误操作逐渐减少。培训途中,陈金桥队长再三强调心肺复苏必须争分夺秒,复苏越早,存活率越高。同时注意操作要点:确认安全环境、评估(识别意识丧失)、尽快开始CPR(黄金4分钟)、高质量CPR(体位、姿势、按压部位、频率及深度、回弹、减少中断、2分钟换人、用力压、快速压、均匀压)等。


现场模拟 检验成果
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为检验新队员对心肺复苏的把握程度,队长设置了不同的紧急情景,有条不紊地安排队员逐一实践操作,并对操作进行严格评价,确认救援行为是否合格。“本次培训提供了实用的急救技能和知识,让我明白急救不仅是专业人士的事,还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队员们表示收获颇丰。
此次培训圆满结束,进一步加强支队队员们对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的掌握,营造队内学习应急救援的良好氛围,也激发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的潜在活力,提升了各队员的专业能力。莫言曾说,“人类世界最庄严的感情,那就是对生命的热爱。”热爱生命就是珍视生命,无论是对待自己还是他人。本次培训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细致到位,让同学们深入学习并了解人体科学的奥秘和强化人身安全意识。支队也将鼓励更多移通学子积极参与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为自己也为他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文:钟雨欢 向丽 李灏
图:朱子豪
(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