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团组织、各学生组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学校“完满教育”培养目标,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其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校团委结合团中央、团市委有关2024年暑期“返家乡”实践活动工作要求,决定组织开展重庆移通学院2024年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建功新重庆 挺膺担当正当时
二、活动时间
2024年6月—9月
三、总体目标
2024年暑期,双校区各学院参与实践的学生人数全覆盖(具体参与人数详见附件1),参与学生均须提交“返家乡”社会实践报告(详见附件2),相关专项活动实现层级化开展。
四、参与对象
双校区全体在校学生
注:“一起云支教”大学生2024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根据主办方要求另行通知。
五、实践内容
(一)全国重点项目
1. 政务实践。组织学生赴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尤其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宣讲、惠民政策宣传解读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2. 企业实践。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到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参加实践。
3. 乡村振兴。在各级团组织的统筹下,项目化组织返乡大学生参与乡村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积极助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
4. 公益服务。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少年之家开展扶弱助残、敬老爱老、课业辅导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5. 社区服务。动员学生主动向村、社区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力所能及地参与村、社区日常工作。
6. 兼职锻炼。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学生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参与相关工作,服务基层团组织建设。
7. 文化宣传。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8. 网络“云实践”。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返乡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结对陪伴”,共同参加“一起快乐阅读”“一起健康运动”“一起云讲堂”“一起云研学”等线上活动。鼓励返乡大学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展线下实践活动。
(二)重庆市专项活动
1. 大学生返乡调研活动。通过引导返乡大学生组建调研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返乡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特别是针对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乡村全面振兴、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等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形成1篇字数不少于5000字的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2. “我和我的家乡”故事征集活动。通过短视频、摄影、征文征集等方式,引导青年大学生了解乡村历史、热爱乡土文化,自发为美丽乡村代言,参赛作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家乡地标性建筑、家乡美景、民俗民风、经典文化、特定人物等。
3. “我为家乡发展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通过组织返乡大学生围绕家乡变化开展认知体验活动,引导返乡大学生针对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等提出建议意见。
4. “就在重庆”基层就业青年政策宣讲活动。通过邀请本地基层就业青年典型面向返乡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经验交流、组织辖区内用人单位开展企业招聘宣讲等活动,不断提升返乡大学生回渝留渝就业意愿。
注:具体活动安排将通过“重庆共青团—工作平台”微信公众号发布,请各学院结合具体活动要求,积极动员学生参与。
六、学生参与流程
1. 信息获取: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和家乡所在地的省、地市、县区的团组织微信公众号,阅读“返家乡”系列相关推文。
2. 报名申请: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平台”—“返家乡”栏目入口登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
3. 参加实践:返乡后按照当地团组织和用人单位要求,及时了解岗位、认知岗位、适应岗位,加强学习,高质量完成岗位任务;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保守秘密,积极主动参与具体工作,彰显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4. 记录成长:
(1)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将实践日记、体会制作成文案和短视频,通过后台留言方式或@的方式参与投稿;及时与校院团委、指导教师、朋辈同学等分享交流,向更多的同学老师宣传展示自己的家乡。
(2)关注“晓英才”“志愿移通”微信公众号、“移通青联小志”抖音号,将实践体会撰写成推文或制作成文案和短视频,以“XXX学院+姓名+学号+家乡信息”命名,通过发送至指定邮箱参与投稿,平台将根据稿件质量择优推送。
5. 总结分享:做好实践总结思考,对返乡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可以邀请指导教师做进一步提升挖掘,转化成学术型实践成果或活动型实践成果。积极参加各级团组织开展的总结交流活动以及“返家乡”社会实践评先推优活动。
七、活动安排
(一)活动实施阶段(暑假期间)。各参与本次“返家乡”的学生,在自觉做好防护的基础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请各学院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推进,通知负责老师/学生干部及时进入重庆移通学院2024年“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官方QQ群:977978064,根据群内发布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信息,做好活动推介及相关工作材料报送。
(三)请各学院按照要求填写《重庆移通学院2024年“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汇总表》(附件3),并收集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鉴定意见(附件4),在2024年8月23日18:00前将材料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命名格式:XXX学院-2024年“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材料。
(四)总结表彰阶段(2024年9月)。团委将根据工作实际,从工作部署、推进措施、组织动员、活动情况、总体数据、实践成效、创新做法等方面,综合评选在2024年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单位、项目、团队、个人、调研报告。
八、评选表彰
设置“优秀组织单位”“优秀项目”“优秀指导老师”“优秀团队”“优秀个人”“优秀调研报告”奖项,评选表彰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1. 各二级学院先自行组织评选“优秀项目”(不超过项目总数的20%),“优秀团队”(不超过参与团队总数的20%),“优秀个人”(不超过参与学生总数的15%),“优秀调研报告”(不超过调研报告总数的15%)。
2. 学校组织评选“优秀组织单位”(不超过单位总数的30%),“优秀指导老师”(不超过申报总数40%)“优秀项目”(不超过二级学院推报总数的20%),“优秀团队”(不超过二级学院推报总数的20%),“优秀个人”(不超过二级学院推报总数的15%),“优秀调研报告”(不超过二级学院推报总数的15%)。
注:申报优秀组织单位发动学生参加“返家乡”实践活动不少于该学院学生总数的40%。
九、工作有关事宜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要及时发布活动通知,广泛引导在校大学生返回户籍地参与社会实践,并做好政策解释、人员参与情况统计等。
(二)加强宣传交流。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团市委将在“创青春”“重庆共青团—工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报道,并对2024年度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单位、个人、项目进行通报。请各学院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对活动过程中涌现出的经验做法加强宣传,为常态化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氛围,不断提升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积极将宣传材料提交至校团委,统一宣传发声。
(三)加强安全保障。请各学院严守安全底线,把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安全提醒和实践过程管控,及时解决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注:最终解释权归团委所有。未尽事宜,将通过重庆移通学院2024年“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官方QQ群:977978064发布。
联系人:刘月、史小霞、冉涛
电子邮箱:qinglianyt@163.com
联系电话:023-42871125(合川)023-48799520(綦江)
附件:1.重庆移通学院2024年最低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人数指标表
2.重庆移通学院学生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报告
3.重庆移通学院2024年“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汇总表
4.“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鉴定意见(模板)
共青团重庆移通学院委员会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