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校园环境的不断变化,校园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常见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方法,进一步增强校园安全环境。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伐木累”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于5月24日15:00-15:45在观云书院冬至多媒体教室展开本次志愿者校内安全意识培训。
讲座伊始,平安校园专项志愿服务支队支队长宋东鹏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校园安全的重要性。他强调,“校园安全是志愿者们学习和成长的基础,是志愿服务顺利完成的保障”。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保障志愿者们的人身安全,还能够促进志愿活动的正常进行,为后续的志愿服务提供可持续发展有力的保障。

在明确了校园安全的重要性之后,宋东鹏详细阐述了校园安全的范畴。他指出,校园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安全,如校舍安全、设施安全、交通安全等,还包括网络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校园安全的整体框架。志愿者们在校园中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时,应当多方面注意校园安全问题,努力维持我们的校园安全。
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但同时也面临着网络诈骗、网络欺凌等风险。因此,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同学们的网络素养和防范意识,已经成为当前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宋东鹏提出了加强校园安全的措施。他强调,加强校园安全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工作。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宋东鹏特别强调了志愿者们在校园进行志愿服务宣讲时,应当提醒学生们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在实验室、体育场馆等场所要注意设施安全,遵守使用规定;在网络使用中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身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并呼吁志愿者们要共同关注校园安全、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此次讲座得到了各位志愿者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履行安全责任和义务,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校园安全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大家也表示将把所学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指导老师:邓艳
撰稿:胡焱
图片:袁杰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