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川校区 / 志愿服务 / 正文

“农”墨施彩,探索乡村振兴阳光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健康美丽乡村。2024年7月3日至7月9日,重庆移通学院移通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在重庆市合川区大石街道竹山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云端助力,推动产业振兴新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实践团不断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意图以产业“兴”带动乡村“兴”,将焦点精准地投向竹山村特色产业——香提多葡萄园,对其生产情况和宣传模式展开调研,发现品牌存在知名度不够,销售渠道过于单一的困境。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团队成员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室外+室内”以“‘葡’趣横生”为主题的两场助农直播。直播组成员用朴素幽默的语言向观众介绍竹山村宜居环境和葡萄的种类特色,将葡园的美景和丰收的喜悦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充分体现出新时代大学生们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产业兴旺。最终两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10000余人,点赞次数达5W+,有效提高香提多葡萄园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拓宽品牌的销售渠道,吸引更多游客走进葡萄园亲自采摘,感受田园之乐,为竹山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鲜活能量。

树苗”之名,孕育人才振兴新希望

人才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实践团致力于用实际行动为当地儿童成长提供实质性帮助。7月3日至7月8日,在重庆市合川区大石街道竹山村开展“小树苗课堂”课程研讨活动。团队亲赴基层,通过与当地村民交谈、展开调研,了解到当地儿童大多处于留守状态,娱乐方式单一,自我安全意识薄弱。为此,实践团从艺术修养、安全教育、手工课堂,三个维度开展“小树苗课堂”,以多元化的方式给儿童普及安全知识与生活常识、在游戏中挖掘潜能、锻炼动手能力。此外,策划教育活动,融合时事热点与历史,介绍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暨残运会,讲述七七事变,激发儿童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为儿童带去寓教于乐的学习时光与知识的宝藏的同时,用实际行动为呵护当地儿童成长贡献绵薄之力。

健康无“核”,激活生态振兴新动力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内容。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论述及“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从治病中心转向健康中心”的指示。实践团以“乡村振兴正当时,健康中国我行动”为主题开展系列下乡宣讲活动。前期,团队集中学习肺结核知识与预防方法,制定问卷了解村民认知程度,以针对性普及知识。后期深入竹山村,通过发放资料、“一对一”入户宣讲,向村民普及结核病知识,强调个人健康管理与健康生活方式。并借助“小树苗”课堂,以动画和理论宣讲为小朋友讲解结核病概念与预防方法;与街道卫生院合作,携手走进敬老院开展主题讲座宣讲防治结核知识,以提高当地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的认识与重视,增强健康意识。

走访纪实,聚焦组织振兴新视角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团队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展开走访调研,体验并融入竹山村参与乡村建设。成员们踏上调研的旅途,在与竹山村王会书记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在王书记的带领下,竹山村积极盘活土地资源,施行土地外租政策,活跃竹山村经济,鼓励外聘租户因地制宜产出特色农产品项目,在新时代征程上奋力谱写乡村发展新篇章。团队成员深受鼓舞,立志以王书记为楷模,秉承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脚踏实地干实事的精神,持之以恒,不懈奋斗。

“村”晚之约,响文化振兴旋律

文化振兴,是塑造文明乡风的有力支撑,为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展现美好的乡村风貌。7月8日,实践团举办以“美丽竹山村,唱响新乡风”为主题的“村晚”。竹山村小朋友和志愿者小老师们的舞蹈、充满青春朝气的流行歌曲轮番登上舞台。“村晚”的顺利举办,有效丰富竹山村村民的生活,为竹山村的乡风建设贡献力量。

青年志存高远,定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大有作为,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移通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16名队员,累计志愿时长达1437小时,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五个方面,深入乡村基层,力求探索乡村发展的多元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接下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参与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征程中去,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让乡村振兴的梦想在青春的奋斗中一步步成为现实。


撰稿:金芳羽 龚玲 邱香瑜

拍摄:李元媛 莫静雯

(移通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供稿、团委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