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川校区 / 志愿服务 / 正文

“益”起护童|青春不“毒”行,禁毒教育进行时

青少年群体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经验积累不足,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弱,对毒品缺乏系统认识,很容易成为毒品的受害者。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刻不容缓。7月16日,重庆移通学院筑梦服务队联合合川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禁毒教育宣讲活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禁毒知识在手,抵御毒魔无忧

合川区健康科普馆志愿者通过生动形象的幻灯片和真实案例,向青少年们详细科普了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防范方法,在他们内心深处筑牢了抵御毒品侵蚀的坚固防线。“原来毒品就在我们身边,尤其是现在的新型毒品,它们的样子真是让人难以分辨,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危险。”问答环节中,一位同学惊讶地说道。通过毒品知识科普,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要远离毒品,将学到的知识传给更多的人。

图二:合川区健康科普馆志愿者为青少年普及毒品知识

禁毒知识作前导,参观之行增实效

在毒品知识科普之后,青少年们在合川区健康科普馆志愿者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健康科普馆。场馆内丰富的图片和多媒体演示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毒品的危害。通过AI捏脸技术,模拟自己吸毒后容貌的变化,让小朋友们更加坚定了远离毒品的决心。“通过虚拟技术,看到自己吸毒后面容变化的过程,让我又恐惧又震惊,但更多的是对毒品的抵制。”一位参与活动的孩子认真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筑梦服务队志愿者表示,禁毒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战斗,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持续努力。志愿者将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禁毒的声音,为创建一个无毒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活动聚焦青少年群体,创新禁毒教育的新方式,加强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抓牢禁毒预防教育的关键环节,切实把禁毒教育做好做实。重庆移通学院筑梦服务队将持续推进青少年安全自护意识培养,在全社会树立起对毒品治理从“看急诊”向“治未病”的理念转变,构建完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禁毒意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解读新型毒品,远离黑暗陷阱

1.“开心水”:一种呈透明液态状的毒品,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使用场景通常是夜店、酒吧等娱乐场所。

2.“彩虹烟”:外形和平日的香烟很像,是由多种毒品混合而成,除了更强的迷惑性,毒性比一般毒品对人体伤害更大。

3.“聪明药”和“减肥药”:可能含有国家管制成分,被伪装成有一定功能的保健药,打着进口减肥药、聪明药等幌子,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误认其真的能达到相关功效,一旦吸食就可能染上毒瘾。

4.“笑气”:常用于发泡奶油,如今被当作“嗨气球”吸食,会令人脸部肌肉失控,形成诡异的痴呆笑容。它虽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毒品范畴,但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

这些新型毒品的隐蔽性很强,对人体具有较强的成瘾性和危害性。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应提高警惕,避免接触和尝试不明来源、成分可疑的物品,尤其是在一些复杂的娱乐场所。同时,要保持对毒品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切勿被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如果发现身边有涉及新型毒品的活动,应及时向警方举报。

供稿:窦尚,邓莹莹,吕诗艺

供图:黄沐枫,崔璐,孙浩文

(团委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