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心怀理想,踏风而行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情暖中华”传承红色力量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0日8时,太阳跳上树梢,空气氤氲美好,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情暖中华”传承红色力量团的成员们怀揣激动的心情,各方携手,从自己的家乡出发,去往了当地的红色旅游景点,踏上了寻找红色足迹的征途。出征视频中年轻的面容,坚定地语气仍旧历历在目,现在参与者们带着信念出发,在祖国各地留下自己的脚印,尽管我们人不在一起,但我们的心从未分离,相信无论在何处,我们都能团结一致,并且有足够的信心,将红色精神文化传播出去。

本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出发前往自己家乡的红色旅游景点,参观了当地的红色文化遗址、陈列馆、烈士陵园等,身处这些地方,油然而生一种肃穆感。其中一组志愿者去到了四川省江油市红色文化陈列馆,志愿者们在参观过程中注意到,这里的红色历史遗迹留存度是很好的,但是鲜少有人来参观,更甚至于很少有人知道。志愿者们在询问工作人员之后才知道,由于陈列馆建在西山公园内部,公园里有很多游乐设施,来的人大多数都是家长和小朋友,大部分人来这里都是为了消遣玩乐,所以很少有人能注意到陈列馆,再者就是,陈列馆的位置相对隐秘,不认真寻找很难发现。在陈列馆上方的烈士陵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烈士陵园建在红军长征纪念碑的后面,与我们志愿者同行的还有一位当地的大学生,当时看到陵园时,她自己也惊讶了,说自己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公园也来过无数次,竟然没发现这里还有这么大一个烈士陵园。

随后,志愿者们在公园内部随机采访了各个年龄段的人,得出的结果跟预料中的几乎一样,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随时会来纪念碑周围走动,在他们的心里,那个时代的故事依旧清晰,而年轻一辈,很少有人知道,被问及时多数都是惊讶的神情。通过观察志愿者们发现,陈列馆周围的石刻故事有的已经掉了漆,有的上面出现了裂缝或者风化,在了解了这些问题之后才知道,因为很少人来,也很少人注意,所以在修缮方面,这几乎成了一块空缺。志愿者们将从工作人员和过往路人口中了解到的信息认真记录,也向工作人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方法和建议,期待这些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了解家乡的红色文化,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红色是点染这个国家最坚定,也是最柔软的一抹颜色,时代发展的速度是无法控制的,人的记忆也是有限的,有的东西能忘记,有的却必须永远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有多来之不易,我们比谁都明白,所以我们也该比谁都努力,去记住,去传承,去发展。传承这条路漫长又曲折,我们不孤单,更不会停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情暖中华”传承红色力量团,会一直在路上。
撰稿人:梁丁凡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团总支供稿
二〇二〇年七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