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川校区 / 志愿服务 / 正文

“雏鹰计划”之科技进社区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支教项目顺利开展


 

 “雏鹰计划”之科技进社区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成立于2012年9月,其支教项目板块为培养青少年探究能力,促进青少年完整发展,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和严谨待事的科学精神,它作为大学生服务支队正逐步规模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发展,志愿者人数累计200余人,学员人数累计800余人,累计进行188课时,累计时长1250小时。

 本学期自2020年11月13日开始,在每周五15:30-17:30的时间段,开展支教。课程内容以科技和航模的形式展开教学。志愿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心全意关注社会未来发展的力量,以全新的思维理念与授课模式启迪青少年形成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以爱之名,唱响青春活力。教学计划安排为单周科技课,双周航模课。共计六课时,目前已完成第三课时。

 一、触发青春灵感,点亮科学生活

 第一课时,科技课。年轻的志愿者们以老师的身份踏上讲台,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课程开始之前,志愿者们做足了功课,课程规划、教案和PPT都精心完善。

 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一开始,志愿者们就强调了课堂纪律,为接下来更好的“教与学”打下基础。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条不紊地开展实验、细致入微地观察现象……

 志愿者们先是用炫酷的钢铁侠片段引起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接着进入正题:移动通信的演变发展以及5G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让孩子们理解当下火热的5G到底是什么。讲解过程中,孩子们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科普零距离,航模在身边

 第二课时,航模课。课程一开始,孩子们就表现出对航模极高的热情。果不其然,孩子们在看完《中国机长》中惊心动魄的降机片段后,对飞机的构建及航模的发展产生了好奇,积极举手提问。两位主讲志愿者耐心解答,逐个帮助孩子们解决心中的困惑。航模课当然少不了动手环节,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亲自动手折叠纸飞机,研究纸飞机怎样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航模的制作和试飞,可以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增强青少年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为青少年知识应用和才能展示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更能为现代科技的普及与应用创造条件。为使更多的青少年从中受益,进一步发扬青少年动手参与、制作应用的科技热情。志愿者通过常规活动和比赛的锻炼,使青少年找到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磨练其意志、培养其能力的崭新天地。

 三、科学理想浩瀚,创新之星璀璨

 第三课时,科技课。课程开始,志愿者先提出问题:古今生活对比有哪些区别?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与回答,从中认识到科技推动社会的发展。接下来,志愿者通过对“天眼FAST”和“蛟龙”潜水器两件国家重器的详细介绍,让孩子们了解国家科技实力的强大,并且明白了科学家们默默奉献的无私精神以及伟大的家国情怀。

 课程继续,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在白纸上画下他们心中的科技梦。天马行空的想象,五彩斑斓的图画,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与憧憬。

 立足科学课堂,培养创新思维。“雏鹰计划”之科技进社区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支教项目汇聚青春力量将校内资源整合,将移通影响带出校外。其支教项目下志愿者们的教学理念先进,以人为本,精神饱满,教态自然、亲切地渗透人文教学,并且与时俱进,具有现代感,生活化。课程向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愿青少年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在未来用科学知识和创新思维,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供稿:校学生会 刘 涛

供图:校学生会 刘 涛

年十二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