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川校区 / 志愿服务 / 正文

探寻非遗传统文化·守护祖国大好山河——淬炼·国际商学院磨盘石文化艺术服务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习总书记曾言“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磨盘石文化艺术服务团积极践行总书记的指引,深入发掘非遗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1年7月4日早上800淬炼·国际商学院磨盘石文化艺术服务团在廖进老师和汤世才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深入彭水苗寨,探究苗寨百年传承。

以沟通为桥梁  用实践探景况

在前一天的调研中,志愿者们发现石磨岩景区怪石林立、风景瑰丽奇特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无安全提示牌、景区内垃圾杂乱等。在了解到该情况后,志愿者们联系了大池社区居委会,与支部书记一起协商讨论景区自然环境保护问题,他指出:“当前社区保洁人员数量不足、随着游客人流量增多环境维护难度上升,如何更好维护自然环境成为当前难题在得到当地社区的肯定与支持后,志愿者们随即组成“环境保护小分队”,前往石磨岩景区进行垃圾清理,并在后期制作安全标志牌、环境保护温馨提示等,切实为当地办实事,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守非遗传统文化  苗寨风情暖人心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发扬非遗文化,志愿者们来到盘歌堂,“苗歌文化传习所”里志愿者们对苗歌的发源与传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坚定了信心盘歌堂的非遗守护人特送予服务团一张鞍子苗歌的光盘,让服务团的伙伴感受到豪放的山歌磨盘石的凉亭里,寨民阿姨们用乐器丰富他们的闲暇生活,唢呐高亢嘹亮的乐声穿透于沟壑纵横的磐石,直入山田。最后,苗歌传承人谢昌碧老师对志愿者们进行了苗歌的教学,拗口的苗语、独特的音调,老师悉心教导,志愿者们认真学习,一首《娇阿依》唱出了苗族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在婉转悠扬的民歌声中志愿者们结束了今天的行程。

秉持国家指引方针 青春才干挥洒各方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保护非遗文化的必要性,更要去指引和帮助他人,让大众看到、了解、尊重、爱护,守护非遗文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它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信息资源是历史的见证,还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这不仅仅积极响应了党的方针:培育文明乡风、提高乡村文明成度,更是对文化的守护,使其经久不衰、绵延万世。

在国家大力倡导下,鞍子苗寨结合自身非遗文化特色的不断发展,它凝结了先民们富有开拓精神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结晶,传递着祖辈恪守的美好精神,折射着彭水的历史变迁和人世沧桑,记载着寨民对生活的爱和对美的追求,将其呈现于大众,听到那个时代的回响。




淬炼·国际商学院团总支供稿

(撰稿:刘心怡  拍摄:王若凡 卢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