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团组织、各学生组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引导大学生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校团委结合团中央、团市委有关2023年暑期“返家乡”实践活动工作要求,决定组织开展重庆移通学院2023年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二、活动时间
2023年6月—9月
三、总体目标
2023年暑期,双校区各学院参与实践的学生人数全覆盖(具体参与人数详见附件1),参与学生均须提交“返家乡”社会实践报告(详见附件2),相关专项活动实现层级化开展。
四、参与对象
双校区全体在校学生
注意: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一起云支教 强国有我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学生2023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学生可不参与。
五、实践内容
(一)全国重点项目
1.实践类别
(1)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尤其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解读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
(2)企业实践。通过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到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参加实践。
(3)乡村振兴。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
(4)公益服务。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少)年之家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5)社区服务。动员学生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少)年之家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
(6)兼职锻炼。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学生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参与相关工作,服务基层团组织建设。
(7)文化宣传。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报名方式
详细报名流程秦关注微信公众号“重庆共青团一青少年发展权益在线”,查看“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操作指南https://mp.weixin.qq.com/s/OpELyup63gou2lZ_Aay5Zg
注:各省市发布岗位信息不一致,请报名学生及时自行关注当地团组织微信公众号获取信息。
(二)全国专项活动
“一起云支教 强国有我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学生2023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组织返乡学生通过网络对接小学二年级至高中一年级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残障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等困境儿童,广泛开展“一起快乐阅读”“一起健康运动”“一起云课堂”“一起云研学”等活动,共同完成1份“我心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品,形式不限于美术绘画、音乐作品、短视频录制等。
注:本项目需以高校为单位统一报名,学校已接洽主办方争取500个名额,将根据双校区做好名额分配(附件3)。
(三)重庆市专项活动
1.大学生返乡调研活动。广泛引导返乡学生组建调研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返乡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形成1篇字数不少于5000字的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注:重庆市共组建50支团队,具体活动安排将通过“重庆共青团—青少年发展权益在线”微信公众号发布,请各学院结合具体活动要求,积极动员学生组队。
2.“我和我的家乡”故事征集活动。通过短视频、摄影、征文等形式(任选其一)创新开展“我和我的家乡”故事征集,不断引导青年大学生了解乡村历史、热爱乡土文化,自发为美丽乡村代言,参赛作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家乡地标性建筑、家乡美景、民俗民风、经典文化、经济发展状况、特定人物等。
注:具体活动安排将通过“重庆共青团—青少年发展权益在线”微信公众号发布,请各学院结合具体活动要求,积极动员学生参与。
六、活动安排
(一)活动实施阶段(暑假期间)。各参与本次“返家乡”的学生,在自觉做好防护的基础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请各学院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推进,通知负责老师/学生干部及时进入重庆移通学院2023年“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QQ群:823371158,根据群内发布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信息,做好活动推介及相关工作材料报送。
(三)请各学院按照要求填写《重庆移通学院2023年“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汇总表》(附件4),并收集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鉴定意见(附件5),在2023年8月25日18:00前将材料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指定邮箱:qinglianyt@163.com(合川校区)、2815217919@qq.com(綦江校区),邮件命名格式:XXX学院-2023年“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材料。
(四)总结表彰阶段(2023年9月)。团委将根据工作实际,从工作部署、推进措施、组织动员、活动情况、总体数据、实践成效、创新做法等方面,综合评选在2023年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单位、个人。
七、工作有关事宜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要要及时发布活动通知,广泛引导在校大学生返回户籍地参与社会实践,并做好政策解释、人员参与情况统计等。
(二)加强宣传交流。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团市委将在“创青春”“重庆共青团—青少年发展权益在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报道,并对2023年度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单位、个人、项目进行通报。请各学院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对活动过程中涌现出的经验做法加强宣传,为常态化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氛围,不断提升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积极将宣传材料提交至校团委,统一宣传发声。
(三)加强安全保障。请各学院严守安全底线,把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安全提醒和实践过程管控,及时解决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注:最终解释权归团委所有。未尽事宜,将通过重庆移通学院2023年“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官方QQ群:823371158发布。
联系人:刘月、徐一丹、汪小丁、胡耀方
电子邮箱:qinglianyt@163.com(合川)
2815217919@qq.com(綦江)
附件:1.重庆移通学院参与实践学生报到人数情况表
2.重庆移通学院学生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报告
3.“一起云支教 强国有我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学生2023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名额分配表
4.重庆移通学院2023年“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汇总表
5.“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鉴定意见(模版)
共青团重庆移通学院委员会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