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团总支:
今年3月5日是全国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凝聚志愿力量,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作用,吸引凝聚青年力量,在全校营造“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浓厚氛围,校团委决定在2025年3月开展“恰青春・‘锋’华正茂”3.5雷锋月主题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恰青春·‘锋’华正茂”
二、活动时间
2025年3月1日—3月31日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重庆移通学院团委
承办单位:各二级学院团总支、重庆移通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四、参与对象
合川校区师生
五、活动内容
(一)主题特色活动:“七大行动”践行初心
围绕“学雷锋、树新风、建新功”主线,开展七大主题志愿服务行动,构建“全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服务格局。
1.“绿水青山”生态环保志愿服务行动
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河道清洁、植树护绿、低碳生活倡导等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同时结合3月12日植树节,开展植树造林、修剪枝叶、树木养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大众生态保护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2.“童心向阳”关爱儿童志愿服务行动
组织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学业辅导、心理关爱、公益课堂进校园等活动,助力儿童成长。
3.“银龄守护”助老敬老志愿服务行动
走进社区、养老院,开展陪伴聊天、健康义诊、智慧助老(智能手机教学)等服务,传递温暖。
4.“与爱同行”阳光助残志愿服务行动
联合残联机构,举办残障人士技能培训、无障碍环境体验、融合文体活动等,倡导平等融合。同时结合3月3日全国“爱耳日”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听力健康科学知识。
5.“法治护航”普法宣传志愿服务行动
开展校园反诈宣传、宪法知识竞赛、法律咨询进社区等,以宣传《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重点,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法律援助等活动,提升法治意识。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普法志愿服务项目的多元化发展,选拔、孵化普法志愿服务项目,推报参与“第二届重庆市大学生普法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6.“巾帼力量”妇女关怀志愿服务行动
聚焦妇女权益保护,组织健康讲座、就业技能培训、家庭关爱服务等,赋能女性发展。同时结合3月8日国际妇女节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营造尊重妇女、关爱妇女的浓厚氛围,全方位助力女性拥抱美好生活。
7.“乡约振兴”助农兴村志愿服务行动
结合专业特长,开展农产品直播助销、乡村文化挖掘、留守儿童支教等,助力乡村振兴。
(二)学雷锋常规活动:“六个一”全员参与强使命
围绕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完成“六个一”任务,深化活动成效。
1.一场主题宣讲:各学院团总支召开“恰青春·‘锋’华正茂”专题学习会,结合《雷锋日记》诵读、新时代雷锋精神研讨。
2.一次社区服务:每人至少参与1次校外公益实践,投身社区服务、环保公益等活动,将雷锋精神落实到实践,知行合一,扩大雷锋精神影响力。
3.一次故事分享:各学院团总支举办“我身边的雷锋”故事汇,邀请雷锋精神践行者讲述亲身经历,通过真实故事传递正能量,引发情感共鸣。
4.一次榜样寻访:各学院团总支结合“身边的青年雷锋”寻访活动,表彰优秀志愿者团队及个人,举办事迹巡回宣讲。
5.一场宣传展览:各学院团总支队开设“锋向标”专题专栏,记录学雷锋活动的精彩瞬间、优秀成果,加深师生对雷锋精神的认知,同时为本次活动提供交流展示平台。
6.一次集中展示:校团委将于3月28日举办“锋华市集”,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各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全体学生通过志愿走秀、摊位互动、成果路演等形式集中呈现活动成效。
六、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突出实效。各学院团总支要认真筹备,制定“1+N”实施方案(1个特色项目+N个常规活动),广泛动员各级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等参与志愿服务,分阶段开展好此次活动。强化品牌塑造,各学院要打造“一院一品”特色项目,注重服务专业化、项目品牌化,覆盖全员化。
2.保障安全,规范管理。各学院团总支在做好活动的同时落实活动安全预案,做好志愿者培训与保险保障。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团市委“志愿山城”信息系统使用,实现志愿者注册和活动质效的“双增长”。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团总支要抓住宣传窗口期,充分运用各级各类媒体平台,用好“两微一Q”、抖音等新媒体矩阵,开设“锋向标”专题专栏,每个学院发布不少于4期高质量推文,推广展示活动创新做法和鲜活经验,提升活动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动员引导更多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活动。同时及时总结有关特色亮点、创新做法、基本经验、工作成效,在活动结束1天内投稿至指定邮箱。
4.总结表彰,长效推进。各学院团总支需及时全面总结雷锋月主题活动开展情况,深入分析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依据活动期间志愿者的表现、服务时长、服务质量等多维度指标,评选表彰“身边的青年雷锋”,树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同时,基于总结经验,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流程,探索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志愿服务机制,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持续、稳定、高质量开展。
联系人:刘老师、史老师
电子邮箱:qinglianyt@163.com(合川)
共青团重庆移通学院委员会
2025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