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淬炼商学院

【志愿服务】掌握调适方法·奔赴志愿山海——淬炼商学院 青年志愿者协会花果“4+N”志愿者先锋锻造计划基础班第六期活动


在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当下,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在传递爱心、服务社会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心理压力。为帮助志愿者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此次活动聚焦心理调试方法、认识心理压力、实战演练与分析,为志愿者们带来了一场实用且深入的心灵之旅。

剖析压力根源  解锁调适窍门

活动伊始,主讲人杨惠地凭借丰富的志愿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志愿者们带来了关于心理压力的深度剖析。通过聚焦志愿者工作日常的实际问题,直观呈现出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场景,引发了大家对潜在压力源的思考。随后,主讲人结合视频,系统分析了志愿者常见的压力来源,例如,在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中,因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导致的身心疲惫;在社区服务里,因不被服务对象理解产生的委屈和挫败感等长时间服务导致的身体疲劳、服务效果未达预期的失落感。同学们专注聆听,不时对照自身经历陷入思考。

洞察压力本质  探寻调适路径

随后,主讲人杨惠地围绕心理调适方法展开讲解,从情绪调节、认知重构到时间管理,系统介绍了多种实用技巧。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通过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生动阐述了如何运用深呼吸、正念冥想等方法快速缓解焦虑情绪,引导同学们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重塑思维模式,从而更从容地应对压力。这些方法既科学有效,又简单易行。在认知重构方面,主讲人告诉同学们如何识别并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主讲人杨惠地指出,很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决定了情绪和行为反应。例如,当志愿服务中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自责,而是尝试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出发,将其视为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

畅谈志愿难  共寻调适良方

为了让讲解更具互动性,活动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志愿者们纷纷分享自己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难题,比如在社区服务中,面对服务对象的不理解产生自我怀疑等。在应对服务中的挫折和困难方面,鼓励志愿者们采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方式,将挫折视为成长的机会,增强心理韧性。此外,还强调了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对学习、志愿服务和生活事务进行优先级排序,制定科学的计划,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此次活动开展的志愿者心理调适专项行动,为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筑牢了坚实的防线,也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下,志愿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健康的身心状态,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属于志愿者的青春华章。




淬炼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供稿

(撰稿:田雲鑫 拍摄:方雨甜 代宏辉 范思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