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淬炼商学院

【志愿服务】“GOGOGO,一起黔进吧”——淬炼商学院“禾粒云·黔乡踏迹”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day1

云岫吞苗岭,笙歌煨酸汤。凯里,这座拥有1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岭文化古城正站在暴雨防汛的边缘。为守护崇山峻岭中的文化古迹,重庆移通学院淬炼商学院“禾粒云・黔乡踏迹”美丽中国实践团于2025年6月30日,开启以“探寻苗侗古韵,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为期14天的贵州凯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这支由15名师生组成的团队,会深入下司古镇、朗德上寨等苗族侗族聚居地,将防汛宣传与非遗文化、文旅进行调研融合实践。

整装启程  智采黔景

南校区正门前旌旗猎猎,活动负责人唐铭逐项清点防汛物资包,无人机设备嗡鸣待飞。指导老师金政杕手持《山区应急手册》,强调“驱蚊防暑装备随身带,暴雨预警随时盯”。赴合川站途中,文化组摊开《凯里非遗地图》热烈研讨:“蓝染工坊调研路径需避开水患区”“银饰作坊拍摄需捕捉錾刻火花”。文创组同步解码百鸟衣纹样,电脑上羽翎图腾渐次铺展,苗绣密码在指尖流转。

铁轨穿云  匠心织梦

抵达重庆西站后,财务组高效核验车票,运营组紧盯手机屏复盘非遗直播方案:“苗绣讲解需融入纹样图腾的族群记忆”。“复兴号”疾驰而出,穿过墨色隧道后,贵州的画卷轰然展开。翡翠般的山峦层叠起伏,云雾似纱,在山间慵懒缠绕,时而为峰峦戴上洁白的帽檐。大片金黄稻浪在风中舒展腰肢,与黛青山色碰撞,泛起粼粼金光。远处农舍若隐若现,炊烟袅袅升起,在蓝天绘出几笔淡墨,勾勒出独属于黔地的诗意。

夜叩苗疆  星火传薪

凯里南站华灯初上,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冒雨相迎,车行途中详解下司古镇前世今生:“明清商埠的青石板上,蓝染技艺已流淌三百年。”文创组灵感迸发,速写本上跃出“商船载靛”文创草图。苗家餐厅酸汤沸腾,队员就着炊烟部署明日攻坚:蓝染拍摄需防潮箱护航,传承人访谈要深挖“纹样背后的族史密码”。文化组呈上《32位传承人访谈提纲》,财务组亮出透明账单,安全员启动钉钉定位系统:“进山必两人同行,暴雨信号三色预警机制即刻生效。”

窗外鼓楼灯火映着年轻面庞,方案稿上的批注如星火燎原。窗外,苗侗风情园的鼓楼灯火与远山轮廓相映成趣,实践团成员于会议结束后继续完善工作底稿。这份凝结着青春热忱与专业思考的实践蓝图,正随着黔乡夏夜的晚风,逐步勾勒出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清晰脉络。




淬炼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供稿

(撰稿:唐铭  付龙浩  图片:严定坤  刘春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