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在傍晚五点半的操场,晚风卷着霞光,一个奔跑的身影出现,小小的身体里藏着巨大的能量和前进的毅力。这个以“等风来不如追风去”为信条的姑娘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夏小雪,既是完满观察团的领航者,也是专业领域的攀登者——初级会计证握在手中,国家励志奖学金、多重荣誉缀满征途。“持续学习、迅速行动、重新出发”的密码,夏小雪把“凡事预则立”的信念,活成了青春里最耀眼的模样。
带着追风标签的我
大家好,我是来自2023级财务管理高本3班的夏小雪,是一名共青团员,2023-2024学年担任淬炼商学院完满观察团团长,荣获重庆移通学院优秀完满观察团团队,同时我也始终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专业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前行。在2023-2024学年里考取全国初级会计资格证书,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重庆移通学院奖学金二等奖、三好学生、自立自强先进个人;2024-2025学年荣获全国赛奖项8项,省市级奖项2项,校级奖项数余项和重庆移通学院奖学金三等奖、完满教育荣耀奖学金、三好学生、创新能力优胜个人等荣誉。这些荣誉不仅仅是对我过去的肯定,更将成为我未来继续深耕专业、突破自我的动力,激励我在专业领域不断精进,朝着更清晰的目标稳步迈进。

三大关键词 伴学习行
在我的学习中我会用这三大关键词来概括:能力——“持续学习的能”;习惯——“迅速行动的习惯”;勇气——“重新出发的勇气”。
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意义,在于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帮助我们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不断丰富对世界的认知,不断增强对自我的了解,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学习,藏在生活的日复一日里。不论做什么事,都尽可能探索如何把它做得更好,事后复盘总结,把有效经验用到之后的事情中,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能不断收获应对生活的底气和智慧。

习惯:“迅速行动的习惯”,其实对于我来说也和万千学子一样,存在做事拖拉,也会懒得去做一件事,可是渐渐地发现这样到最后反而什么也不会得到。要跳出这个怪圈得有效方法,就是立即行动。你可以采取把每件事记录下来并张贴在你可以看的见得地方,每次看见你就立即去完成,这样很多焦急的情绪就可以缓解下来。

勇气:“重新出发的勇气”,在学习中,比赛中等各个方面并不是一帆风顺,当面对失意时,要学会调节自我,化失败为动力,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为下一次的成功埋下伏笔,这样才会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之后的每一次成功。
拆封知识盲盒
我的学习困惑主要集中在专业实践与理论结合上。经常出现 “知道理论却不会应用” 的情况,不知道如何将课本上的模型、公式与企业实际业务结合,希望能找到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学霸的一天
大学的作息更注重 “自主规划与效率平衡”。早上 7:00起床,8:00 到教室准备上课;课堂上紧跟老师思路,做好重点记录,遇到疑问会及时在课间向老师请教。中午 12:00 课后,会花 30 分钟在食堂吃饭,同时用手机梳理下午的学习任务;下午 2:00 如果没课,会去图书馆学习,优先完成相关作业,期间用 “专注模式” 避免干扰。傍晚 5:30 会去操场跑步放松,晚上 7:00 回到宿舍,花 1 小时整理当天的课堂笔记,再用 1.5 小时复习本周的专业课知识点以及背诵英语单词。晚上 10:30 后会预留 30 分钟放松,11:00 准时休息,确保第二天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学习。

想问下一位学霸的问题
你在面对任务堆积、时间紧张的情况时,是如何进行优先级排序和时间管理的?
名言警句
我一直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激励这我自己,这句名言在告诉大家焦虑不会改变结果,准备才会,焦虑只能让人陷入思维的死循环,但却无法带来任何实质性的进步。越焦虑,越容易在原地打转。相反,那些真正它是准备的人,即使面对未知,也能保持从容。你所有的准备,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你的底气。与其提前焦虑,不如提前行动。

小编提问
亲爱的同学,看过夏小雪同学写的文章后,脑海中的“学习成长关键词”又会是什么呢?
淬炼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供稿
(撰稿:夏小雪 图片:夏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