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淬炼商学院

“五千年继非遗梦:大学生体验“非遗手作之美”系列活动——淬炼•国际商学院2022级工商管理类26班完超活动

我国是世界上入选“非遗”最多的国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不该被遗忘。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深切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淬炼·国际商学院2022级工商管理类26班于202346日在学校黄桷树广场开展了五千年继非遗梦:大学生体验“非遗手作之美”系列活动。

了解非遗之技艺 感受非遗之魅力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了同学们剪纸的花样。在本次活动中很多同学都对剪纸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在欢声笑语中一张普通的彩纸被剪刀剪出外形再配合美工刀的使用,一件瑰丽的艺术品就这样诞生了。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剪纸带来的乐趣,而且发展了同学们的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

苗族舞《阿么阿么》是苗族舞蹈中极具民族代表性的舞蹈。同学们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给人以美的熏陶,婀娜多姿,让人如痴如醉,深切的感受民族舞蹈带来的快乐,体会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本次活动既加强了同学们对非遗技艺的了解,又加强了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精神的理解与热爱。

戏非遗中学非遗 玩游戏时解非遗

竹竿舞起源于上海黎族,衍生于海南黎族的生产生活,是对传统砍柴活动的模仿。活动现场的女生们积极参与三人一组她们随着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潇洒自如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她们在玩耍中享受着竹竿舞带来的乐趣,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参与非遗活动的同时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理解。

蒙眼击鼓也叫做击鼓传花,是汉族民间游戏。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用眼罩蒙住眼睛手拿鼓棒在原地转三圈后便开始了击鼓游戏,在黑暗中听着伙伴们的指挥缓慢又仔细的寻找鼓的方位。在未知中探索,在黑暗中不断前行,此游戏考验了同学们自身的平衡力和团队的沟通能力,让同学们在玩中品味非遗文化。

投壶游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活动现场的同学们热情似火对古人发明的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想看看谁投中的多。参与投壶的同学们一边投掷一边说出自己的心愿。,在其乐无穷的过程中近距离享受着非遗文化所带来的乐趣。不仅现场的同学们非常感兴趣就连路过的两位爷爷奶奶也被投壶所吸引。

通过一系列的非遗小游戏让同学们明白了非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乐趣与魅力。

保护非遗之文化 传播非遗之伟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希望非遗的精神文化能保护好,传承好。每一位青年人都力争成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人、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生存于民间,也传承于民间。在传承非遗的同时,也奠定了大一新生对“三下乡”完满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此次非遗活动主要依托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校园发挥作用,让广大师生能够认识到非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感受并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伟力。




淬炼·国际商学院团总支供稿

(撰稿:李俊儒 拍摄:2022级工商管理类2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