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征信类电信诈骗日渐频繁,严重危害人们的财产安全。为防范征信类电信诈骗,保护商院学子的身份信息安全,淬炼商学院于2023年9月26号中午12:30在合川校区南湖书院声影活动室开展以“防范诈骗擦亮眼,诚信守信行天下”为主题的师生权益交流会。此次活动邀请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合川监管分局李伟副局长、大型银行监管科廖承红科长、中国银行合川支行吴和伟副行长、中国银行合川支行综合管理部主任林小平,以及淬炼商学院安全与稳定板块指导老师张竞艺、竞技体育板块指导老师陈露桦、大咖阅读板块指导老师张思静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师生共做反诈题 消费权益在普及
活动候场时,中国银行合川支行的工作人员们邀请在场的同学们拿出手机扫码完成“反诈测试题”,并利用其带来的与金融、反诈、征信知识相关的传单,向答题结束的同学们宣传金融、反诈与征信的一些小常识,对于同学们的一些小疑问也耐心地做出专业的回答。了解到“金融”是商院学子最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商院学子最关注的学科之一后,中国银行合川支行综合管理部主任林小平便向活动现场的同学们普及了金融消费者八大权力,特别指出这些权益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法律保障,保护消费者在金融消费中的合法权益。

电诈里的百变“戏精” 请用“火眼金睛”辨别
林小平主任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林主任通过相关详细案例分析,让现场的同学们学习掌握常见诈骗类型及手法,克服“贪利”思想,不被轻信麻痹,谨防上当。

珍爱信用记录 保护自身权益
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林小平主任在宣讲中提到“珍爱信用记录,保护自身权益”这一话题,从征信的意义、如何保护个人征信两个方面论述了征信到重要性。个人征信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同学们应该学会保护个人信息,理性消费,严禁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含银行卡),珍爱信用记录,保护自身权益,以备不时之需。不断完善信用记录,强化信用约束,在保护好信用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发挥好社会信用的积极作用,用信用的力量促进个人成长,推动自身进步。

陷入诈骗莫慌张 心理调节很重要
到了自由提问环节,老师们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各类疑惑,向同学们解答了“国有银行与私有银行的区别”、“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区别”等等。除此之外,林小平主任也趁机向大家科普了国家法律中与征信相关的部分内容,并再次向大家强调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征信。即使不幸陷入征信与诈骗的圈套,也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要自暴自弃,怀疑自己。要及时报警,寻求公安人员的帮助,及时止损。

本次师生权益交流会为淬炼商学院的师生搭建了一个学习反诈和征信相关知识的平台,也为淬炼商学院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提供一个不仅理论深入,而且实践丰富的学习环境。增强了淬炼学子的反诈意识及防骗意识。活动尾声,同学们和老师进行了KT板签字和合影留念,相信每一位在KT板上留下姓名的同学在日后的生活中都能够提高警惕,绷紧防范之弦,远离诈骗危害。


淬炼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供稿
(撰稿:张思雅 熊平 拍摄:李雨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