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淬炼商学院

国际商学院联合远景学院“双师+双语+双院”融合课堂

11月12日晚,远景学院和国际商学院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双师双语课程的跨学院融合,旨在探讨国际冲突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此次课程集结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资深教师——远景学院讲解国际关系的杨阳副教授、讲授数学的资深讲师李欢以及国际商学院双语课教师苏福颃。从前期的研讨备课过程,到课程进行中,以国际关系、数学与博弈分析以及经济学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角度的批判性思考方向

前期研讨备课过程中,远景学院科学基础教研室主任朱雪珂老师作为此次“双师+双语+双院”多维融合特色课程的主持和发起人,协调沟通各位老师积极展开研讨,共同策划了这次多视角双语课程。他们共同努力,确保每个学科领域的内容能够相互衔接,提供来自多个角度的完整的视角,使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近期收到广泛国际关注的巴以冲突。

在远景学院的菩提树下的数次集体备课,也是两个学院不同专业的教师们的思想碰撞。杨阳副教授从国际关系的专业角度,解释了冲突的历史和政治背景,为课程内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奠定了此次特色课的课程思政元素框架李欢老师从数学和博弈分析角度,介绍了如何运用数学模型和数据来分析冲突的发展趋势,为课程提供了定量分析的工具。国际商学院双语课教师苏福颃提出了冲突对经济的影响如何用经济学模型解释,并提供了有关国际市场世界经济认知角度。这种集体研讨备课确保了每个领域的内容相互补充,使课程内容更加连贯和全面。

为期两周的课程准备阶段结束,在11月12日星期天的雨夜,远景学院的教室却有不同于周围寒冷安静环境的热闹课堂。课程开场,李欢老师的数学和博弈分析在解析冲突的复杂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远景学院的老师利用博弈论中的鹰鸽模型和联合国官方统计数据,向学生们展示了冲突的定量分析方法,这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冲突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在这个多视角双语课中,杨阳副教授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关系的视角,深入分析多次巴以冲突的历史和思想形态。学生们借此机会探讨了国际政治在冲突解决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观点对和平进程的影响。同时作为此次课中课程思政元素引入的主力,杨阳副教授不忘提醒学生在国际冲突事件的新闻信息获取中要选取官方权威渠道,才能“兼听则明”。

国际商学院的苏福颃老师则用英文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国际冲突的经济影响。主要介绍了冲突双方的经济损益,并探讨了其对世界经济的潜在影响最后用经济学的供需模型让学生理解冲突将可能从供给需求的改变方面影响国际市场。这一经济分析使学生了解了冲突如何影响当事国的投资和市场,以及如何引发潜在的全球连锁效应

课堂上,学生们热情参与,积极提问,分享他们的见解和观点。这次多视角双语课程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跨学科合作,还培养了他们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沟通技能。来自两个学院的学生组成的跨学院小组积极参与讨论,尝试从不同角度看待冲突问题,这提高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一位学生表示:“这个多视角双语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理解事物,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国际冲突。这种鼓励Critical thinking的课堂,扩宽了我认识事情的角度,从多个角度思考同一件事情好像自然而然就让我的思考也变得更深刻了。

此次“双师+双语+双院”的多维融合也体现了国际商学院和远景学院的理念碰撞。国际商学院自成立以来副院长李魁梅一直致力于推动双语教育,在重庆移通学院提供全校新商科特色教育的基础上,国际商学院开设了组织行为学双语、财务管理双语等多门商科双语课程,以培养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全球商业领袖。而以“远见卓识,景观天下”为名的远景学院鼓励创造、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全球意识,致力于培养完满的人。

国际商学院将继续同远景学院乃至更多兄弟学院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跨学科教育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全球性问题的探讨和解决。这次多视角双语课程是众多跨学院跨学科融合举措的次实践,将助力学生培养更广阔的视野,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全球挑战。




淬炼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供稿

(撰稿:苏福颃、朱雪珂 摄图: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