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应急处突能力,2025年9月13日至14日,重庆移通学院合川校区红十字会成功举办了应急救护专项培训。我校田威老师所指导的异科学生积极报名并全程参与此次培训。至14日中午12时,随着最后一项实操考核的完成,所有参训同学均以优异成绩成功通过考核,为此次培训画上圆满的句号。

本次培训的内容是由红十字会专业讲师围绕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创伤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固定以及气道异物梗阻解救(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讲授和标准化的操作示范。

在田威老师的积极鼓励和支持下,异科同学们展现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训过程中,同学们严守纪律,认真聆听理论讲解,仔细观察示范动作,并在讲师和助教的指导下,踊跃参与到实操练习中。大家相互充当模拟伤员和施救者,在仿真的情境下反复练习每一个步骤,从手法到力度,从程序到人文关怀,不断精益求精,深刻体会到“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内涵。



14日中午的考核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同学们沉着冷静,操作规范,将两日所学展现得淋漓尽致,顺利通过理论考试和创伤包扎等多项严格技能考核,获得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合格证书。

“这次培训,它不仅教会我们在面对不同情况的救人的技能,更让我们对生命产生更深的敬畏。”一位参与培训的同学在结束后分享道,“本次培训不仅让我学会到很多急救知识,还让我学会在面临紧急情况下需要保持冷静,但这次共同的经历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真谛。这不仅仅是一张证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此次培训的成功参与,是田威老师异科教育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有效打破学科壁垒,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极大地增强同学们的风险意识和互助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他们将把这项挽救生命的技能带回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随时准备在需要时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传递红十字精神,为建设更安全、更温暖的校园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感谢:
红十字急救课程远非普通选修课可比。初次接触心肺复苏术时,那双按压模拟人胸腔的手还在微微发抖;学习包扎技巧时,才明白一个三角巾竟有十余种用法。
从止血、固定到人工呼吸,每个动作都需精确到秒数。老师反复强调“黄金四分钟”的生命救援窗口,让我们意识到急救员每个判断都关乎生死。这门课褪去了我对急救的浪漫想象,却赋予了更珍贵的东西——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的能力与伸出援手的底气。
当我拿到急救证书时,我明白这不仅是技能证明,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急救知识应当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因为生命值得被如此郑重以待。
外国语学院英语5班任雨杭
课程系统教授心肺复苏、创伤止血、骨折固定等实用急救技术,考核则确保学员能熟练运用。在意外事故现场,这些技能可帮助快速施救,为专业医疗救援争取时间,降低伤亡风险,无论是保护自己、家人还是陌生人都具有关键作用。
通过考核的过程,也是对责任担当的强化,促使学员在生活中主动关注他人需求,参与公益救助,助力构建更安全、友爱的社会环境。
急救技能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个人能力之一,通过培训考核不仅能提升应对危机的心理素质,其证书在部分职业场景或社会实践中也具有参考价值,为个人发展增添优势。很荣幸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的一员,
外国语学院英语5班冉一维
撰稿:黄思宇
摄影: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