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教育点亮“开学第一课”
让新生在先烈事迹中汲取力量
迈向学业新征程





为帮助2025级新生扣好大学生涯“第一粒扣子”,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9月8日-16日,外国语学院、北山书院双院共建的“红语新声”先锋志愿服务支队以书院红色场馆为阵地,以“红心向未来,北山启新程”红色文化浸润行动为契机,用“讲解+故事+体验”的沉浸式模式,让新生在聆听中触摸历史、在感悟中汲取力量,开启精神成长新征程。




【场馆讲史:让红岩精神可触可感】
志愿者以“红岩思政馆里的每一个字,都藏着信仰的密码”拉开序幕,带领智能工程学院新生沿“红岩思政”“光影红岩”“VR 红岩”“艺术红岩”“红岩剧本杀”五大板块展开讲解。站在红岩精神内涵展墙前,志愿者深情讲述:“陈然烈士在狱中用铅笔头刻写文稿,每页仅印30份却传遍山城,这油墨里浸透着共产党人的气节,更是红岩精神的忠贞不屈和坚定信仰”。谈及艺术红岩的创新探索,志愿者讲述了原创音乐剧《破晓之前》的创作故事:“主创团队奔赴歌乐山、深入渣滓洞调研,将合川红色故事融入党史教育,以摇滚说唱元素与‘开放留白’设计赋予历史新活力。”2025级张同学凝视着音乐剧感慨道:“原来课本里的红岩不是抽象符号,而是有温度的故事。”




【本土寻根:让红色基因接地气】
校地融合区内,“本土英烈故事”同样打动人心。在绍影回响室,志愿者讲述合川籍烈士左绍英的事迹:“她在狱中生下‘监狱之花’,面对威逼利诱,把最后一口粮留给孩子,依然严守组织秘密——这是母亲的大爱,更是革命者的忠诚。”海空先锋室中,舒积成将军的传奇经历吸引了大批新生驻足。“将军驾驶落后战机,凭‘敢打必胜’信念击落多架敌机。”志愿者结合战例解读,“这种迎难而上的韧劲,正是你们攻克专业难题的底气。”在山城印巷、川江声影室,老照片里“棒棒爬坡”“纤夫拉纤”的场景前,志愿者说道:“红岩精神也藏在普通人的奋斗里,是重庆人刻在骨子里的坚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