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同学们有效释放压力、学会关注与表达自身情绪,同时搭建同学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打破社交壁垒,特与2024级英语3班共同策划本次“解压拾光,情绪同行”班级心理活动。本次活动于2025年10月24日下午,在荷悦书院112多功能室开展,以叶语心画植物贴画创作、女巫的情绪毒药互动环节、情绪手掌集体创作为核心环节,通过趣味互动与协作体验,为大家创造一个轻松、安全的情绪释放与交流空间,助力营造积极、温暖的班级氛围,


【拾叶成画,心寄自然】
第一环节以“分组协作”为核心形式,活动伊始,各小组便带着收集袋走进校园角落——有的蹲在银杏道捡拾扇形黄叶,有的在花坛边轻采浅粉花瓣,你找“形状特别的”,我挑“颜色鲜明的”,分工合作间满是热闹。收集完毕后,创作正式开启。桌面上,画纸、彩笔与草木素材整齐摆放,同学们先以彩笔勾勒轮廓,有人画奔跑的人物,有人绘栖鸟的枝头,皆贴合“人物与自然融合”的参考风格;再拿起素材巧妙粘贴,用红色枫叶点缀“小人”的裙摆,隐喻热烈的喜悦;用层层叠叠的绿叶铺就“小径”,传递内心的平静,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亲近校园自然、进行动手创作,借由树叶、花瓣的多样形态隐喻表达内心情绪,同时在分组收集、共同创作的互动里,切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营造具有人文温度与情感深度的沉浸式体验。


【情绪解毒,趣味互动】
活动第二环节以趣味互动为核心,先让每位同学匿名写下自身“情绪毒药”(如焦虑、尴尬等负面情绪)及背后理由(例:“焦虑是因担心考试失利,总觉准备不充分”)。随后老师随机抽取2-3张纸条作为“隐藏女巫”的“毒药食材”,游戏正式开启——全班随机依次说出情绪词,若提及“毒药食材”中的情绪,老师便喊“中毒!”,紧接着全班共同讨论该情绪的产生原因,猜对背后理由且能给出解决办法的学生,可获得“解药”(如积极暗示卡片),并自主选择救自己或他人。用趣味的互动打破情绪表达的壁垒,同学们在匿名倾诉中释放出困扰,在集体讨论里收获到调节方法,更在“解救人”的小举动中,悄悄地拉近彼此距离,共情与互助的种子也在笑声里悄悄发芽,展板汇聚成“心愿长城”,象征着心灵的联结与未来的憧憬。


【掌心绘情,共筑心墙】
活动接近尾声,从“叶语心画”的草木抒怀,到“女巫的情绪毒药”的趣味解愁,同学们逐渐敞开心灵的大门。最终,大家围聚在一张铺满桌面的大画纸前,以“情绪手掌”集体创作收尾,让个体情绪汇聚成属于全班的“心灵图谱”。全班先共同在大纸上绘制手掌轮廓,十余只“大手”错落排布,成为情绪的“收纳盒”。随后每位同学有序上前,在“手指”或“掌心”写下近期情绪,如“开心——和朋友完成项目”“难过——与家人闹矛盾”,还搭配笑脸、小泪点等简笔符号。创作完成后,全班共同解读画面,同学们主动分享情绪背后的故事:有人讲合作的趣事,也有人收获暖心建议。这张“情绪手掌”,让个体情绪被看见,更让理解与温暖在集体中传递。
这场活动不仅是同学们的心灵探索之旅,也是安心支队成员的成长之旅——我们看见同学们用自然抒怀、用游戏解愁、用集体暖心,更懂得“陪伴”与“倾听”的重量,未来安心支队也将带着这份感悟,为更多同学搭建情绪表达的平台。
撰稿:卢静
摄影:李湘琴 彭楠
编辑:程梦圆
复审:阳果 余敏
终审:刘佳昕 梅瑞佳
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