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艺术传媒学院

艾草青青映童心,清明传承启新程 ——记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44期活动

为了将非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从“小做起。202532913:3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联动艺术传媒学院2023级数字媒体艺术3班,在合川区洛阳溪社区联合举办了以童心忆清明,巧手传情思为主题的活动。本次活动以清明节为契机,通过文化课堂 + 手工实践的创新形式,带领 4-6 岁儿童深入体验传统节日内涵,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清明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知传文脉,匠心育童蒙

多元课堂启认知 趣味实践传匠心。活动以沉浸式教育为核心,分为文化启蒙手工创作两大板块。志愿者小老师通过生动的 PPT和视频讲解,向孩子们讲述清明节的历史渊源、节气智慧及传统习俗,如祭祖、踏青、食青团等,引导他们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课堂上,孩子们积极互动,用稚嫩的语言分享对清明的初印象,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发言,现场气氛活泼热烈。

随后,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分组完成粘土青团纸艺菊花创作。制作青团时,孩子们用彩色粘土捏出翠绿的艾草、软糯的糯米团,感受清明饮食文化的独特韵味;在组装纸艺菊花时,他们通过剪纸、绘画、粘贴等步骤,融入对清明习俗的理解,让传统元素在指尖灵动呈现。

春泥护花长,纸鸢寄情远

协作互助展风采 文化传承显成效。活动特别设置团队协作任务,鼓励孩子们通过合作完成手工作品,培养社交能力与集体意识。志愿者们全程耐心指导,通过趣味互动帮助孩子们解决创作难题,与孩子共同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活动尾声,志愿者为表现优秀的小朋友颁发奖品,并将作品集中展示,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童心筑文韵,薪火永流传

以童心动传承 用青春续文脉。本次童心忆清明,巧手传情思”活动以儿童为纽带,架起了传统与现代的桥梁。通过沉浸式体验,孩子们在感知节气智慧、缅怀先辈的同时,也收获了动手能力、审美素养与团队精神的多重成长。未来,艺术传媒学院将持续探索非遗 + 教育的创新模式,让更多青少年在参与中理解文化根脉,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

(刘超/撰·刘超 吴佩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