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智能工程学院

【志愿服务】青春返乡绘新景,实践耕耘绽芳华——智能工程学院“返家乡”社会实践故事(五)

为传承“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服务社会”的新时代青年精神,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指引。众多智工返乡学子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书写着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提升大学生服务基层的实践能力,2025年寒假期间,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19班来宇同学在重庆市奉节县安坪镇三马村村办公室开展社会实践,累计实践10天,日均服务8小时,总计80小时。实践期间,来宇同学主要负责村级数据统计、月度报表整理及政策宣传等工作,协助完成民生补贴核对、年度工作总结等专项任务,累计整理报表30余份,参与入户宣传5次,覆盖村民170余人。来宇同学表示,通过实践,自己也系统掌握了基层办公流程,运用Excel等工具提升数据管理效率,同时配合村委会策划春节文化活动,增强了自己团队协作与组织能力。

傍晚是小区居民下班回家、活动频繁的时段,也是安全隐患易发的时间段。2023级自动化1班龙金滕同学利用寒假时间,前往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香怡社区居民委员会,每天以傍晚6至8点的小区巡逻为主题,旨在通过参与社区安全维护工作,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情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龙金滕同学说道,通过巡逻,我能够为社区居民的安全贡献一份力量,同时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此次实践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社区管理的复杂性,也让我体会到基层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社会的使命感。

2024级机械类3班张煊小桁同学前往重庆市长生桥镇茶花社区,通过探访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为其提供生活帮扶与情感关怀;组织社区活动,倡导环保、健康生活等公益主题,提升居民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将青春力量转化为社会价值,助力构建和谐社区。通过公益服务回馈家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双职工家庭普遍面临儿童课后托管难的问题。202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12班严自立同学前往重庆市九龙坡区凌江社区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学龄儿童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与活动空间,减轻家长育儿压力帮助家长解决因工作无法及时接送、照看孩子的难题。本次实践也让严自立深刻认识到,社区儿童托管服务是基层治理与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未来将持续关注此类公益项目,为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贡献青年力量。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学子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相信在未来,这些学子将继续秉持初心,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续写青春与家乡共成长的动人篇章。

撰稿: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摄图:来宇、龙金滕、张煊小桁、严自立

指导老师:陈林、郭超然

                          (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