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青春反哺家乡。为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充分发挥青年学子在服务家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智能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关切,于2025年暑期返回家乡各地,投身于政策宣讲、基层服务、社会调研等多样实践中。

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班唐英杰同学在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街道新天花园社区担任“社区安全志愿者”,主要负责治安巡逻与日常安全提醒。唐英杰同学,每天上午9点到11点,下午14点到16点和傍晚19点到21点跟随社区网格员巡逻,累计时长72小时。实践期间,提醒60户居民注意燃气使用、电动车充电安全,发放《家庭安全手册》240张。唐英杰同学表示,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基层安全工作的细致与重要性,未来,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记得:守护家乡,不是“将来的事”,是“现在的每一步”;温暖别人,不是“伟大的事”,是“每天的提醒”。

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7班的王馨同学在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汪家堡社区参与2025年大学生暑假“返家乡”暑期托管营老师工作。此次实践,王馨同学历时19天,每日实践时长约5小时,共计95余小时,王馨同学为托管营内20多名孩子,开展涵盖作业辅导、兴趣课程、知识宣讲等多类实践活动60余次,收获了孩子的喜爱与家长的认可。这次实践活动,让王馨同学体会到教育工作的不易与伟大,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用心去引导和关爱。王馨同学表示,未来也会带着这份收获,继续提升自己,在更多的实践中发光发热,也希望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班的龚雷同学前往重庆市铜梁区晏渡社区开展为期8天,共64小时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龚雷同学主要在社区服务大厅协助工作人员们处理日常的一些事务,面对有一些老人家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对缴纳水电费有一定的困难,龚雷同学便一步一步的告诉他们,教他们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有的家庭需要开具居住证明,龚雷同学也会按照工作人员告诉的顺序,引导群众准备材料,填写表格;此外,龚雷同学也会主动去帮助他们整理好工作地方的清洁卫生,主动去整理书架上的书籍,有序排放。一周实践时间很短,但也让龚雷同学拥有了这一段宝贵经历。

202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班的王琦睿同学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社会组织孵化园参与岗位实习和公益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历时31天,累计服务时长372小时。王琦睿同学与团队分赴2所乡村小学,开展学科辅导、素质拓展等课程,共完成62课时教学任务,覆盖学生126人。期间也组织3场特色活动:科技体验日、文艺汇演、安全教育。累计捐赠图书300册、文具200套。这次实践让王琦睿同学收获了成长,学会了倾听与包容,也领悟到教育需要情怀更需要智慧。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虽短暂却意义非凡。它让同学们跳出了理论的“象牙塔”,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同学们深切体会到家乡发展的蓬勃活力,也清醒认识到青年一代肩负的重任。这段经历坚定了同学们回报桑梓、服务人民的信念。同学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实践成果重返校园,笃行致远,砥砺前行。
撰稿: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摄图:唐英杰、王馨、龚雷、王琦睿
编辑:朱红
复审:陈林、郭超然
终核:王辉明
(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