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就业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有部分学生在从事就业和兼职工作时,因为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从而导致权益受损现象的产生。为助力同学们在未来的就业中具备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避免在求职就业中遭受不法侵害。由重庆移通学院校学生会主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权益部、就业助理团、学生工作办公室承办的“就业‘小妖’出没,权益魔法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讲座,于2024年11月8日在六度空间-无限多功能厅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团委副书记何京霜作为主讲嘉宾,合川区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邹金燕、民三庭法官曹娜作为特邀嘉宾为同学们分享知识、答疑解惑。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孙怡老师、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苟凡铖老师、就创办主任李林燕老师以及20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维权助力,智启未来
活动伊始,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团委何京霜副书记通过实际案例与情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地揭露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碰上的种种求职“陷阱”,包括精心设计的虚假招聘、收费内推的“圈套”、误入传销组织以及利用新兴就业形态巧妙布局等。针对这些“陷阱”她借机告诉同学们求职中的“三必问”、“五必看”等就业安全应对策略,指导同学们明确自己的就业权益,并告知同学们在权益受损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行有效维权。通过这些举措,使同学们对基本的就业权益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权益之声,就业之盾
活动过程中,何京霜副书记着重强调了劳动合同中的重要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去守护自己该有的合法权益。她运用《中华人名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中的【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时说明等具体的法律法规,并结合上海牛某某劳动合同案的具体例子点出同学们在工作中享有知情权的重要性,同时,她告诉同学们在遭遇到随意约定违约金、公司任意调换岗位和试用期内随意解除劳务合同等霸王条例时,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权解疑云,青春答鸣
在何京霜副书记的精彩讲解结束之后,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民三庭的邹金燕副庭长及曹娜法官,针对同学们在就业权益方面遇到的困惑,进行了详尽的释疑解惑。同学们积极提问,诸如:“在实习期间签署合同时,我们应当留意哪些关键问题?”以及“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差异?”等问题直击要害。对此,邹副庭长与曹法官以精准而深刻的见解,为同学们一一拨开迷雾。
随后,同学们运用从何副书记宣讲中所汲取的重点知识,对劳动活动中应包含的条款以及大学生所享有的基本权利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就业权益内容的理解,更使他们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把握就业权益的精髓所在。


智答权益,礼享学涯
在活动接近尾声时,融入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有奖问答环节。在大屏幕上,关于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基础知识问题逐一亮相,瞬间激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自己熟知的问题,整个现场洋溢着热烈而欢快的气息。每当有同学准确无误地解答出问题,便能收获一份精致的小礼物,他们脸上绽放出喜悦与成就感。即便未能回答正确的同学,也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下一轮问题的抢答中,这些趣味横生的知识问答,不仅为本次活动增添了无限乐趣,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之火,更在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就业权益保护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对求职路上可能碰到的“圈套”及其破解之道有了更加实际的了解与感受,提升了他们辨识就业领域欺诈信息的基本技能。同时,也为同学们构建了一个关于劳动合同与大学生就业权益更加明晰透彻的体系框架,使他们在面对职场中可能出现的“不平等条款”时,能够拥有基本的应对策略,深切意识到就业权益保护的关键性。对于初涉职场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容易成为权益受损的弱势群体,而此次活动无疑为他们在这方面的认知与理解增添了助力。相信在日后的求职就业旅途中,同学们会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撰稿:陈昭安 肖进程
摄影:龙佳 穆婉琪 杨谨瑞 吴佳徽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