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点燃青马学员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深化其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并拓宽其在红色文化领域的认知边界,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第七期“青马工程”初阶班实践教育第一课之“青马寻红迹,初心筑未来”,于12月5日14时,在历史悠久、意义非凡的合川区钓鱼城隆重启动。

合川钓鱼城,曾上演震撼世界的钓鱼城保卫战。1243 至 1279 年,南宋军民凭天险顽强御敌 36 年,重伤蒙哥大汗,改写战局,获“上帝折鞭处”之名。虽弹尽粮绝终开城,可军民不屈抗争、捍卫家国的红色精神,穿越时空,至今鼓舞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奋勇前行 。


【瞻古垣以启思,叩响红色门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其珍贵程度堪比生命,必须悉心呵护,全力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这样的指引下,青马学员们初次踏入钓鱼城这片神圣之地,怀揣着无比敬畏的心情,庄重地跨过了始关门,并细致参观了陈毅摩崖诗及前人留下的题刻。在这一过程中,学员们深刻领悟到了革命先辈们无私奉献、视死如归的崇高气概,以及中华民族在困境中坚守到底、永不言弃的红色精神风貌,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深掘红色史扉,赓续精神火种】
步入历史遗址的核心地带,青马学员们穿越护国门雄关,踏上钓鱼城古城墙,深入探寻红色记忆的深刻烙印。在这片断壁残垣间,他们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随后探访九口锅遗址,亲眼见证革命先辈们顽强不屈、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如今,青马学员们承前启后,怀揣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誓将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将红色火种代代相传,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守赤心初志,誓承红色精魂】
“研习红色历史,方能汲取前行力量;发扬红色精神,才能勇毅开创未来新局。”在钓鱼城陈列展厅内,青马学员们纷纷分享着各自的学习心得与深刻感慨。其中,青马五班学员王卿触动颇深地表示:“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能以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团结一心的精神抵御外敌,展现出了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与坚定不移的斗志。”随着王卿同学的深情分享,此次实践活动缓缓落下帷幕,但那份团结坚守、勇于担当的精神已深深烙印在每位青马学员的心中,成为他们未来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践知行而致远,弘扬时代担当】
此次“青马寻红迹,初心筑未来”实践教育活动,不仅是一次对红色文化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对青年学员心灵的深刻触动,旨在通过这一系列实践活动,激励每一位青马学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悟钓鱼城红色真意,舒心得奋楫新程
游览钩鱼城,伤佛翻开了一部厚重的历史书。端在古老的城墙上,能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激烈与残哉酷。护国门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照屹立不倒,它们见证了无数的攻战,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钩鱼城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座座精神的丰碑.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完骨1班马灿
参观重庆合川钓鱼城,我深感其历史底蕴之深厚。钓鱼城作为宋蒙战争的重要遗址,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漫步于古城墙上,仿佛能听到昔日的战鼓雷动,感受到古人坚守阵地的决心与勇气。钓鱼城内的历史遗迹和博物馆,让我对钓鱼城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此次参观不仅让我增长了历史知识,更让我对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有了更深的敬意。
——完骨3班谭世杰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真正地走出书本,在古建筑的每一条纹路里触摸历史脉络,感受着历史的厚重,感受人民真挚的爱国情,"生在红方旗下,长在春风里.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完骨5班王卿
撰稿:邓绪毅、周思妤
拍摄:刘滨、曾艳茜、冷子薇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