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下午,通信工程学院2022级通信工程卓越11班全体学生与学业导师熊莉娅于1204教室联合举办“大咖阅读·思行致远”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以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模式为指引,通过师生共读、思维碰撞的形式,探索专业教育与完满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

破冰交流:从“四位一体”谈成长愿景
活动伊始,熊莉娅老师以“四位一体双院制”中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国际交流四大模块为切入点,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特色,与同学们展开轻松对话。她提到:“在‘双院制’下,书院与学院的资源互补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经典书籍,不仅能夯实专业素养,更能提升人文情怀,成为兼具技术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们也踊跃分享了对“四位一体”的理解,从5G技术前沿到AI伦理探讨,现场氛围热烈。

沉浸阅读:经典著作启迪思维
随后,师生进入沉浸式阅读环节。本次活动选取的书籍涵盖科技、管理、人文等领域,包括《刘强东崛起的智慧:强者必有强势的事业》《一往无前》《AI未来进行式》等。同学们专注研读,熊莉娅老师也全程参与,不时与身旁学生低声交流。阅读结束后,学生代表易思雨、陈柏云结合自身感悟进行分享。
易思雨以《雷军传》为例,提出“通信技术如何服务于人类社会的终极幸福”之问。她认为:“书中对数据时代的预言让我意识到,工程师不仅要追求技术突破,更需思考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塑。”陈柏云则从《创新者的窘境》出发,结合通信行业案例,分析“技术迭代中如何保持创新活力”,并呼吁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中跳出思维定式,敢于突破边界”。

以读促行:书评沉淀思考成果
活动尾声,熊莉娅老师总结道:“阅读是思维的磨刀石,希望今天的分享能成为大家探索‘四位一体’育人目标的起点。”她要求全体同学在课后撰写书评,从书籍中提炼对专业发展、个人成长的启示,优秀作品将推荐至学院“双院制”育人成果专栏展示。
通信工程学院近年来持续推动“大咖阅读计划”与“四位一体双院制”深度融合,通过师生共读、企业导师联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将技术视野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本次活动既是一次阅读实践,更是一场关于“工程师精神”的生动思政课,为培养“敢创新、有温度”的新工科人才注入新动力。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