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社团】“无界·她力——非遗与不被定义的女性”女生节特别活动

在悠久的中华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智慧,而女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与力量在历史长河中往往被赋予了多重定义与束缚。2025年3月7日由重庆移通学院主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协办的“无界·她力——非遗与不被定义的女性”女生节子活动在黄角树广场举办,此次活动通过掐丝珐琅这一非遗技艺,将《哪吒》中石矶娘娘内核与女生节融合,鼓励参与者反思并打破对女性的传统禁锢,展现女性的多样性与力量,全面活跃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同学们的精神世界。

传承非遗技艺,绽放女性力量

活动聚焦,非遗手作“指尖上的她力”,参与者们围坐一堂,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制作掐丝珐琅杯垫、书签,亲手体验非遗技艺的精妙。从勾线到掐丝,从点蓝到最后的成品,每一步都凝聚着参与者的心血与热情,透露着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大家相互交流心得,分享彼此的创作灵感。

宣言无界展她力,手艺传心悟自明

完成作品后,每位创作者还为作品附上一句“不被定义宣言”,有的同学写到:做不被定义的自己,通过活动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女性议题结合,这不仅让参与者亲手触摸到了非遗文化的温度,更激发了她们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每一位女性都用自己的双手诠释了“她力”的独特魅力,展现了不被传统角色所束缚、勇于追求个性与梦想的精神风貌。

打破刻板印象,传递多元价值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她的“无界博物馆”互动区,参与者手持作品与石矶娘娘形象立牌合影,以趣味形式传递“做自己的英雄”的信念,引导参与者反思传统性别角色,倡导尊重女性多样化的力量与选择。同学们纷纷表示,活动既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又为女性提供了展现个性与创造力的舞台。

此次“无界·她力——非遗与不被定义的女性”活动以文化为媒,以创新为翼,一次心灵与手艺的双重之旅,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成为女性力量与非遗传承的双向奔赴,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文化自信与性别平等的鲜活榜样。




撰稿:曹雨欣

摄影:王雅迪、孙伶予涵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