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竞体】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乒乓球队勇夺团体冠军展现青春拼搏风采

2024 年 4月 21日,热烈祝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乒乓球队在三江杯乒乓球比赛中勇夺团体第一名!荣耀时刻,巅峰对决!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乒乓球队以精湛的球技、默契的配合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斩获团体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队员们全神贯注,正手拉弧圈如闪电般迅猛,反手拧拉精准刁钻,多回合的对攻引得全场沸腾。关键时刻,团队默契配合,战术灵活多变,最终以3:1的比分力克强敌,捧起冠军奖杯。

此次比赛中,队员们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术水平,更将团队协作发挥到了极致。每一分的争夺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智慧,每一次胜利的欢呼都是对努力的最好回报。

在移通学院乒乓球社团的日常训练场上,总能看见杨俊挥拍的身影。这名痴迷于乒乓运动的少年经过一年多的系统训练,不仅熟练掌握了正手拉弧圈、反手拧拉等技术动作,更在"三江杯""新生杯"等赛事中积累了宝贵实战经验。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如今能根据对手打法及时调整战术,他深刻体会到"每个旋转球都是脑力与技术的双重博弈"。课余时间,杨俊保持着拆解职业选手技术动作的习惯,常与球友们就直拍横打、削球防守等战术展开热烈讨论。在他杨俊看来“乒乓球教会我永不言弃的精神,未来我希望能和大家切磋交流,共同感受小球旋转间迸发的无限魅力!”

“作为校乒乓球队队长,我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级和全国比赛。这次‘三江杯’弥补了我未能代表学院参赛的遗憾。感谢移通学院给了我挥洒汗水的舞台,希望球队未来越来越好,更多同学能在热爱的赛场上拼搏!” 许瀚这位曾多次征战重庆市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的选手,此次终于以学院主力身份站上"三江杯"赛场。"既要当好排头兵,更要做好传承者。"作为团队核心,他既在双打项目中展现出精准的台内摆短技术,也在赛后主动指导新生分析击球线路。提及移通学院提供的专业训练环境,许瀚特别感谢学校搭建的竞技平台,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热爱乒乓球的同学在赛场上释放激情,让校队"敢打敢拼、团结奋进"的精神持续闪光。

在移通学院乒乓球训练馆的多球对抗区,校队另一位队长杨银璐正带领队员进行摆速强化训练。这位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曾在2023年重庆市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摘得混合双打季军,2024年又携女团成员再度跻身三甲。作为从青涩新生蜕变为团队核心的见证者,她将"每一板球都要当作赛点来打"的信念融入日常:无论是晨训时的正手暴冲专项练习,还是赛后为队员逐帧分析双打轮转换位战术,这位女队长始终践行着"辉煌由千百个训练球铸就"的座右铭。

球馆另一侧,电子信息类专业2024级新生李思翰刚完成反手拧拉稳定性测试。这位以"须知少时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自勉的乒乓少年,入校仅三个月便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入选校队主力梯队。在移通学院特聘教练指导下,他的发球抢攻衔接速度提升27%,新生选拔赛中更以七战全胜战绩引发关注。谈及未来,这位左手持拍的00后小将凝视着荣誉墙上的校旗:"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把这面旗帜带上全国赛场的最高领奖台。"

在赛场的灯光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两位主力队员正为夺冠之战做着最后准备。人工智能专升本4班的李春蓓手持横拍,正手反胶与反手长胶的特殊胶皮配置在灯光下泛着微光。日常训练中保持着单日400次多球连打的强度记录,在本届三江杯中成功克制三位种子选手的进攻,关键场次得分率高达82%。

张红霞表示“球场如人生,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历练,只要坚持下去,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这位2023级主力队员在决赛第三局落后的绝境中,凭借"反手快带结合正手连续快攻"的搏杀战术实现惊天逆转。这场凝聚两代乒乓人智慧的胜利,背后是通信学院"传帮带"传统的生动写照。

本次赛事不仅展现了通信学院学子"敢打敢拼、团结奋进"的体育精神,更为校园体育文化注入新活力。随着三江杯系列赛事的持续开展,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乒乓球队将继续保持昂扬斗志,在未来的比赛中更多乒乓少年将在这方球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撰稿: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体育协会

摄图: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体育协会

编辑:蔡涛

复审:陶小红、陈怡静

终核:李文静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