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由学业导师高鹏主持的“大咖阅读分享交流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读书之于心灵,犹如锻炼之于身体”为核心理念,通过导师分享、同学交流、互动讨论等环节,带领参与者在《特斯拉传》《硅谷钢铁侠》《这就是马云》等经典著作中,解码科技与商业巨头的成长密码。


学业导师高鹏以《特斯拉传》为切入点,展开了一场横跨科技史与商业逻辑的深度分享。他指出,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生不仅是科学探索的传奇,更是“技术-商业”平衡艺术的典范。“电力之所以能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斯拉的发明。”导师引用书中观点强调技术创新的底层价值。
围绕当代青年的成长路径,高鹏导师提出四大实践模型:构建“技术-商业”双螺旋模型,建议学生参与“技术商业化”课程设计,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创业计划书;建立“孤独-协作”平衡机制,理解颠覆性创新逻辑,并通过跨学科沙龙拓宽视野;运用“成长型思维”加强心理韧性训练,树立“失败即反馈”的认知模式;培养终身学习习惯,鼓励参与开放项目与学术会议实现认知升级。


同学以《硅谷钢铁侠》为蓝本,带来“解构‘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神话背后的现代性困境”主题分享。她通过书中记载的SpaceX与特斯拉创业细节,剖析马斯克“用第一性原理思考”的思维范式,同时指出其“火星殖民计划”背后隐藏的技术乐观主义与现实伦理的冲突。“当我们崇拜商业领袖的颠覆式创新时,更应思考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平衡。”其观点引发在场同学共鸣。

另一位同学则聚焦《这就是马云》,解构商业江湖的“造风者”思维。她以阿里巴巴从“中国黄页”到电商帝国的蜕变历程为线索,提炼出马云“预见趋势-构建生态-赋能群体”的商业逻辑,特别强调书中记载的“六脉神剑”价值观对团队凝聚力的塑造作用。“马云用武侠文化重构企业管理哲学,证明商业成功从来不止于技术层面的竞争。”他的分享为理解中国互联网创业史提供了新视角。

阅读讨论环节围绕“技术创新与人文精神是否矛盾”“商业领袖的个人神话与时代机遇的关系”等议题展开。有同学结合《特斯拉传》中“电流之战”的历史,提出“技术路线之争往往掺杂商业利益与社会认知的多重博弈”;也有同学从《硅谷钢铁侠》延伸,探讨“马斯克式高压管理模式的合理性边界”。高鹏导师适时引导:“阅读商业传记的意义,在于从传奇故事中提取可迁移的思维模型,而非简单复制成功路径。”现场思维火花不断,形成多维度的认知交锋。

活动尾声,学业导师高鹏以“读书是与伟大灵魂的对话,更是重塑自我认知的修行”作结。他强调,无论是特斯拉的科学偏执、马斯克的颠覆式创新,还是马云的商业哲学,其核心启示在于:真正的成长始于对“学科边界”的突破与“知行合一”的坚持。“希望同学们将阅读所得转化为‘观察-思考-实践’的行动力,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路口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高鹏老师的总结为整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大咖阅读分享交流会通过“经典文本解读+跨学科思辨+实践模型构建”的创新形式,不仅搭建了深度阅读的交流平台,更启发参与者以书籍为镜,在科技迭代与商业变革的时代浪潮中,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深层关联。据悉,该系列活动将持续开展,未来将聚焦更多领域的经典著作,助力参与者构建多元知识体系。
编辑:单建琴
复审:陶小红、陈怡静
终核:李文静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