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制观念,提高反诈骗防范意识,保护同学们的财产安全,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2019级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与资产评估三个专业于12月17日在双栀书院202教室开展了一场关于预防诈骗的主题教育活动,本次年级会由2019级辅导员汪立老师主持召开。

汪立老师首先向同学们通报了近期我校几例学生被诈骗案例,其中涉案金额最多的竟达11余万元。身为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更容易落入骗子的骗局,给我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为了使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诈骗现象,汪立老师从电信诈骗、钓鱼网站、校园贷款等各方面展开讲解,进一步加强同学们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等能力。
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诈骗电话
诈骗电话要小心,警惕卡号和密码。不要轻易地把私人信息告诉给其他人,如银行卡号和银行卡密码、付款密码等。汪立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诈骗电话最重要的流程是嫌疑人以各种非法方式得到人们的银行卡号和相关密码,通过银行卡、手机支付密码等盗取他人钱财。


不贪小便宜,正规下软件,谨防钓鱼网站
有些钓鱼网站将假链接附在邮件或以弹窗等形式出现,通过“促销”,“购物卡”等话题吸引眼球,诱导用户访问的钓鱼欺诈网站,而且仿真度极高。
汪立老师引导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能被小便宜蒙蔽双眼,要在正规的网址进行交易活动。我们也可以通过安装电脑管家来清理钓鱼软件并对电脑上的其他软件进行防病毒的保护。


校园贷害人害己,谨防校园贷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汪立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两个案例: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学生因无法偿还巨额贷款而选择跳楼自杀;福建大四学生余某骗取同学身份信息,在8家网贷平台上贷款来创业,后期因其无法偿还,导致被涉及的十九位同学不断接到催款通知,给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
通过案例,引导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抵制不良诱惑,脚踏实地。购物时要衡量自身经济能力,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贪慕虚荣。


火眼金睛识骗局,谨防电信诈骗
最后汪立老师通过介绍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类型,如假冒公检法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利用伪基站发送木马链接实施诈骗、利用“先垫付”兼职诈骗、考试诈骗、引诱裸聊敲诈勒索、保健品购物诈骗、编造资产冻结诈骗、投资返利诈骗等,告诫同学们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和家长朋友一起预防电信诈骗。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涉及钱财就要万分谨慎,多加小心。

通过此次防诈骗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我们了解到现在的骗子的骗术是多样的,因此我们要切实做到“三不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脚踏实地地去奔赴我们所想所需及所要。
撰稿:黄思懿
供图:黄思懿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2019级三大专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