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的校园里,樱花与玉兰交织成诗。美食协会于2025年4月16日在观云书院谷雨·共享厨房举办了“美食綦趣坊——春芽沁食之水果麻糍”的活动。这场融合传统手艺与创新思维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揉面裹馅中触摸到美食制作的温度,更在实践尾声扬起对劳动教育常态化的期待。

活动现场参与者们领取糯米粉和当季鲜果等材料,在组织者的指导下,各团队围绕“口感优化”“营养均衡”“文化赋能”三大方向展开探索。参与者们把500克糯米粉倒进不锈钢盆,分三次加入温水,用筷子搅成絮状,再上手揉成光滑面团。面团放入蒸箱后,同学们盯着钟表倒计时25分钟,中途还要打开箱门放放气,“给面团透透气,这样蒸出来才软乎。”

参与者们把芒果顺着果核片成厚片再切丁,蓝莓轻轻冲洗后用厨房纸吸干水分。为了防止水果氧化变色,有同学想出妙招:把切好的水果泡在稀释的柠檬汁里,“就像给水果泡个美容澡,颜色能保持得更鲜艳!”大家还根据口感搭配馅料,草莓的酸甜配芒果的香甜,再加上几颗蓝莓点缀,“吃起来像把春天包进了麻糍里。”

最考验耐心的当属包麻糍环节,参与者们总结出独家秘诀:取一块蒸好的面团,放在撒了椰蓉的案板上揉匀,搓成小圆球再按扁,变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小月亮”。放上一勺水果馅后,用虎口慢慢往上推面皮,直到把馅料完全包住,“给水果穿件糯米外衣,捏紧收口才不会露馅哦!”最后把圆滚滚的麻糍放在椰蓉里打个滚,轻轻按压让椰蓉粘牢,一个白白胖胖的水果麻糍就诞生了。

当传统做法遇上年轻人的奇思妙想,麻糍有了新模样。参与者们别出心裁,把糯米粉分成三份,分别加入紫薯泥、菠菜汁和南瓜泥,做出紫、绿、黄三种颜色的面皮,他们还用模具把麻糍压成花朵形状,撒上芝麻和椰蓉,颜值瞬间翻倍。
相信经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学到了如何去制作麻糍。 从糯米粉到水果丁的相遇,从掌心温度到食物的完整呈现,这场春日的劳动实践,不仅是一次味觉的探索,更是一次关于“成长该有的模样”的生动注解——期待未来,更多充满创意与温度的劳动课堂,能让每个青春都在实践中收获丰盈,在给予中感受幸福。

撰稿:美食协会 明梓涵
摄图:美食协会 廖佳怡
编辑/初审:谭思雨
复审:洪月颖
终核:王自鑫
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