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午后,光影如诗。一场以“光影赋能·青春共振”为主题的影像之约,在万画影城的暗厅悄然启幕——八部来自北京国际电影节·第三十二届大学生电影节的获奖短片,正以流星划过夜空的璀璨,等待与80余名同学的青春撞个满怀。
这不仅是属于影像的仪式,更是一次心灵的共振。当放映厅灯光渐暗,我们便一同踏上穿越剧情、纪实、动画与实验边界的旅程,让每一段光影故事,都成为连接彼此的纽带。

活动回顾:光影在此相聚
本次奇遇·观影团第八期以“光影赋能·青春共振”为主题,吸引了80余名同学踊跃参与。
我们伴着镜头流转的韵律探索,在《龟壳》的压抑与释放中沉思,在《夜泳》的海浪声中感受父子的沉默之爱,在《地风筝》的动画诗篇里触摸永恒的温情。
活动共收集到67篇发自内心的短评,每一篇都是观影者与影片之间最真实的对话。同学们用文字定格感动,用评分表达态度,让这场展映不止于“观看”,更成为一次“共写”。

锐评俱乐部导赏
整场活动中,影片播放环节特别设置了来自电影协会锐评俱乐部同学们的专属推荐内容。这些由俱乐部成员撰写的推荐语,不仅成为影片之间的有机串联,更为观影体验注入了更多青春视角。
这一安排其实早有铺垫——早在9月16日中午12点,俱乐部组织了一场提前观影,共有11位同学到场,为本次观影做了充分的前期预热。

锐评俱乐部持续招新中!如果你也渴望抢先观影、输出观点,欢迎加入官方QQ群,联系官号获取更多专属权益与活动资讯!

短评精选:八部短片,八种回响
观影结束后,主持人张彩懿与田海璐还邀请同学们写下自己的观影感受,将银幕前的点滴心动化作一份份光影独白。
一词一句,皆是此刻最真实的回响。

《龟壳》
这部15分钟的剧情片以特发性脊柱侧弯少女铃的成长为核心,聚焦她因佩戴沉重畸形支具所承受的肉体痛苦与家庭、社会的恶意。影片通过“支具”这一意象,将“物理束缚”与“心理枷锁”深度绑定——铃在支具的禁锢中逐渐封闭自我,直到校霸将她推下楼的瞬间,支具反而成为保护她的“壳”。跌落时,她进入异世界,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支具”,最终割断画布、戴着龟壳离开,完成对自我的救赎。影片的摄影风格细腻,用光影强化了铃的孤独与挣扎,结局的开放式处理留给观众强烈的情感余韵。
——2025级养老服务与管理专升本4班 董瑜
《火锅》
这个短片挺有意思的,在我看来应该是清朝慈禧那个时段,中间有一个镜头我印象很深刻,就是那个牛排端上来的时候是中国的地图形状,被欧洲国家夹走了,很有历史隐喻的味道,清朝时候中国被八国联军强占了。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欧洲国家吃东西用的筷子,而中国是刀叉,这一个用餐习惯的转换也非常有意思,特别是爆炸过后,有一个镜头给到了圆明园,也有点隐喻我们国家火烧圆明园的那段历史。这部剧用了非常多的历史事实题材引入到了影片当中,强烈推荐大家看一下!
——程焕淋,2025级互联网金融专升本1班
《夜泳》
广西度假村的幽蓝泳池,成了黄觉塑造的中年父亲阿彪的情感容器。这个背债前行、在刀尖上维系尊严的男人,被黄觉的演技稳稳立住:面对骗局时强撑的笑容,为儿子出头时决绝的巴掌,藏着底层小人物的狼狈与坚韧。导演用大光圈镜头晕染出抒情色调,水下片段与父子同游的大笑时刻形成呼应,将复杂的亲情藏在光影里。黄觉精准拿捏了角色的“天真浪漫”与沉重担当,当他轻描淡写带过债务危机,却把小儿子托付给兄长时,泳池里的水波仿佛都成了无声的父爱告白。这场深夜的“游泳”,终究是父亲给孩子最勇敢的成长课。
——2025级数字媒体技术专升本2班 鲜欣雨

《白日候鸟》
在一个“全民直播”的时代,人人都想从互联网里分得一杯羹。两个形象迥异的异乡男人,一个蓬头垢面、一个西装革履,他们如同“外来物种”般悄然入侵上海这座繁华都市,流浪于城市之间,寄居于桥洞之下,互联网成了各自眼中的“救命稻草”。他们每天通过手机直播并策划拍摄短视频,在网络世界里编织“梦想”,在桥下的方寸之间构建属于他们的精神乌托邦。然而,这场狂欢究竟是跨越阶级的筹码还是白日下的狂想?我们无从给出答案,只能目睹他们似杂草又似野犬般地活着,在这个时代留下自己的声响。
——2025物联网工程3班专生本 张桂萍
《离开的,留下的》
短片用一场猝不及防的狗狗的去世,讲述了人生必经的成长课。小女孩目睹爱犬的骤然离去,又将告别熟悉的外公外婆,双重“失去”的悲伤沉重而真实。动画最动人之处,在于她如何完成自我救赎。外公外婆的沉默守护与隔壁狗的互动,构成了她走出阴霾的温暖背景。她通过“睹物思狗”直面伤痛,最终自己打开心结走向新生活。这一刻的主动选择,远比被动的安慰更为深刻。它告诉我们,成长并非忘记,而是学会如何与回忆共处,如何怀着爱意继续前行。短片温柔地诠释:告别是学会爱的代价,而真正的放下,是带着回忆勇敢地走向下一个路口。
——2025级动画专升本2班 杨婧
《地风筝》
两个灵魂的相守,是温情是守候,屋下的雪人老爷爷搞怪的水红色木盆,树下的一杯茶升起的氤氲,是对彼此的承诺。路途上艰难的跋涉终究化成手腕上翩跹的蝴蝶。在光与影的交织中组成最后梦幻又温馨的色彩。这部影片讲述了两位老人的温情和爱,在跋涉的路途之中不放弃,在“上坡”途中晦暗的色调,象征着重重阻碍,最终得到“下坡”的那一抹笑,和老奶奶手中挣脱绳子的蝴蝶,最终挣脱手中的束缚,和身边的亲人在柔软而又漂亮的云端跳跃,在对彼此温暖的笑意之中,化作闪亮的星子飞向一个漂亮的国度。
——2025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升本22班 李思丽

《两端》
短片最妙的,是把“双向”从主题揉进了动画的骨血里,让技术设计与情感内核完全同频,看时像捧着两半拼合的拼图,越往后越懂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柔。它没有用复杂的剧情,反而靠“双向视角”的动画语言讲故事——猫和狗,看《两端》时,总忍不住把自己代入成两端的猫与狗:我是窗边蜷着的猫,盯着门缝等归人,尾巴轻扫地面的频率,藏着没说出口的盼;而另一端,或许有只摇着尾巴的狗,正把我爱的小鱼干扒到门边,耳朵竖得笔直,等我出现的声响。
——2025级养老服务管理专升本4班 梁力文
《说了怕不美丽》
最后的一部说了不怕美丽的一首歌,触动挺大,想到了初高中的自己,回忆一下涌上来,中考每个人都经历过,跟自己的小伙伴考了同样的分数那种激动开心的心情,也让我充斥内心。最后面两个人的合唱让我想到了十几岁的自己,对未来充满期望,对自己的以后也满是憧憬,直到现在一步步走来经历了专科,实习经历,专升本见到了很多人,很多事,现在的心景早已与十几岁的自己有了天差地别。希望自己以后更好。也希望以后自己可以得偿所愿。
——2025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升本21班 谢瑞静
尾声:青春不散场,光影继续前行
感谢每一位到来的你,
是你们让这些短片有了更多的观众、更长的生命。
也感谢所有幕后付出的同学与老师,
是你们让“奇遇”真正发生。
我们相信,
电影不是答案,而是提问;
不是终点,而是启程。
下一场奇遇,我们再会。
撰稿:陈彦洁
摄图:梁鈺 陈彦洁
指导老师:姚雁羽
编辑/初审:郭娜
复审:陈靖
终核:王自鑫
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