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养生协会于2025年10月25日15:00在观云书院秋分·多功能活动室顺利举办“寒露暖护·健康同行”传统文化养生智慧分享会。活动吸引40余名同学报名参与,活动效果良好。

典籍里的寒露:从物候到膳食的科学解读
活动伊始,养生协会社长李瑛杰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为引,介绍寒露三候——“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指出“燥邪伤肺、寒邪伤脾”是深秋常见病机。据统计,每年10月下旬因秋燥就诊人数较平日增长27%,借此数据,他详细解析芝麻、柿子、冬枣三种寒露传统食材的营养成分与功效,将民间习俗与现代营养学对照,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份“吃得懂”的寒露食谱。

功法里的寒露:八段锦与穴位养生的现场教学
随后活动进入功法体验环节。折鑫部长带领同学练习八段锦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强调“托天”时百会上领、尾闾下沉,可牵拉督脉、提升阳气。镜面墙实时映像,帮助同学纠正动作。随后,协会干事铺开足底反射图,示范“涌泉穴”按压法,同学们两两结对实操。来自大数据学院的杜雨函同学表示:“按完脚底明显发热,寒气好像真的被赶跑了。”

游戏里的寒露:节气蹲与养生茶歇的趣味融合
互动游戏“节气蹲”热闹开启。参与者随机抽取“芝麻”“柿子”“冬枣”“艾草”等角色卡,根据口令完成蹲起动作,错词或反应慢者淘汰,胜者获手工艾草香囊。经过三轮激烈比拼,“冬枣”队凭借语速与默契夺冠,现场笑声此起彼伏。茶歇区同步开放,桂花红茶与菊花枸杞茶香气四溢,配低糖桃酥,既润燥又补能。热能仪检测显示,桂花红茶温度恒定在55℃,入口温润,被同学誉为“移动的小太阳”。

镜头里的寒露:合影留存与文化认同的共同构建
在互动游戏结束后,全体师生移步讲台合影,每个人的笑脸与“寒露暖护”主题牌同框,记录深秋里的温暖瞬间。同学们高兴的反馈:“原来节气不是日历上的符号,是可以喝、可以练、可以玩的健康生活说明书。”此刻,中医的文化与智慧悄然间流淌进同学们的心中,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活动总结与未来展望
本次分享会顺利完成“知—行—悟”闭环,将传统节气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深度融合,为校园健康促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养生协会也将继续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打造四季不断的校园养生文化链,引导青年学子在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实践中共享健康生活。

撰稿:养生协会 万豪
摄图:养生协会 万豪
指导老师:陈芃宇
编辑/初审:郭娜
复审:陈靖
终审:王自鑫
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