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强大动力系统的关键。为了深入分析基层党建、特色产业和旅游资源之间协同发展的现状,深入研究对策,促进新发展。7月6日,“探索新发展,重拾新变革”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经堂村开展调研。

在经堂村,村委会设有党群服务中心,提供了解党建的平台,并有基层干部加以指导,实现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扎实提高基层干部党建和业务融合的能力水平。特别是曾家院子,是经堂村共享院落建设示范点。唐贞观22年间,曾姓人家到龙多山避难,较好的家庭环境与乐善好施的性格被当地人称作为曾善人,曾氏家训以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则俭、永不贫贱,来提醒后人勤能致富、自强不息。为此,经堂村村委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学习教育与曾氏家训相融合,立下了村规民约,以亲近当地百姓的方式做好党建工作。百姓茶馆位于曾家院子的中央,居民在这休闲乘凉。在共享菜园里曾家院子的居民共同播种采摘,拉近了邻与邻之间友好关系。


在经堂村,无处不体现着红细胞·微治理,以无职党员“五岗十则”、党员“三亮”从村级事务、纠纷调解、环境卫生、志愿服务、宣传倡导五个方面治理经堂村合理分工有条不紊,以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让人们生活得以保证,安全得以放心、未来得以展望,体现出人人参与、协商自治的目标。在曾家院子院落自治流程中设有网格议事会、院落议事会等措施处理院落村民的问题和意见,将人们的问题放在第一位,以人民为中心,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动和决心。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党的政治理论建设,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到自治院落家风美、绿化美、院落美、室内美四美。幸福需要奋斗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曾家院子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经堂村村委会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向基层拓展,公开党员职务增强党员的身份感和荣誉感的同时,也接受人民群众、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造福群众,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看到、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力量。


薪火相传话初心,携手奋进新征程。通过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必须要不鹜于虚声,不驰于空想,深入到基层调研,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基层管理、服务群众等重点工作中挥洒汗水、奋勇争先,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撰稿:孙思源、李儒
摄图:孙思源、兰高恒
指导老师:胡慧敏、陈钎华
(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