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17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9月12日,重庆移通学院学生会权益部、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邀请合川区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陈警官在六度空间·无限多功能厅开展了以“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为主题的专场宣讲,结合校学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系列工作及学校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案例课。


在讲座中,陈金华同志结合”净网2023”专项行动,从个人信息泄露、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及网贷三个方面为我们分析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生动具体的案例在本次宣讲会中通过三个针对,告诉大家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例如财产损失、信用卡盗刷、身份盗窃,冒充亲友进行电信诈骗等问题。并且建议师生们要警惕网络钓鱼和假冒网站,注意保护个人账号和密码,不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针对大学生群体缺乏经验分辨能力差,急于渴望成长,贪图小便宜,缺乏财务管理能力等特点。陈金华同志为此讲解了某高校大学生遭受境外电信诈骗的经典案例。
针对高校师生网络安全防范问题提出了六点建议,即三个“注意”和三个“不要”,注意包括在交朋接友中,一定要注意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在与不熟悉或身份不明的人员接触时,谨慎言行,提高警惕;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要作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注意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现爱心的同时,要增强辨别力,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亲朋好友的个人信息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不要以触碰法律底线的去择业,并警惕日常兼职骗局;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要及时报案。

最后,陈金华同志强调要注重个人信息的保护,鼓励师生们加强密码强度、定期更换密码、增加安全性问题等,以防止黑客通过惯性经验猜测获得个人信息。他呼吁高校通过校园网络安全标语,开设网络安全课程、自媒体网络安全传播等多途径方式加强对师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防范能力,以保障师生的健康财产安全。
“在聆听网络安全教育的讲座后,使我对网络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时刻注意网络安全教育,及时辨别潜在的网络风险,提高警惕、积极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重庆移通学院大三学生陈昱霖说道。

此次讲座,既是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共创平安和谐校园的积极举措,也是今年重庆移通学院学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的系列活动之一。据了解,本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重庆移通学院将举办网络安全大讲堂、网络安全宣传进基层、“安全上网”师生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起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校学生会权益部、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