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时代变迁,却总有一抹熟悉的乡音萦绕在人们的心头。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重庆方言,在传承方言文化的同时推广地方文化,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23年9月20日下午4点在玉棠书院Talk King演讲中心开展“渝你同行,语众不同”之重庆言子科普课堂。此次活动将从魔幻——何为重庆方言子、文艺——方言子的特点、邂逅——方言子的现状、奇遇——方言子的意义四个方面敞开赘述,让同学们逐步领略到重庆言子的魅力。
此次活动为宣扬重庆方言文化注入了新鲜力量,号召同学们意识到保护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在此次活动中,主讲人在每一部分都通过小视频的方式让同学们快速直观的感受到了重庆言子的魅力之所在,适时的互动,也让科普课堂显得不是那么枯燥,同时也进一步让大家感受到了重庆言子的亲切。

重庆话亦称渝语,隶属北方语系,为西南官话的一种。虽与北方方言的其它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都自成一体。重庆言子直白易懂,方言词汇很多,方言评书诙谐幽默,在语音方面没有平翘舌的区别,也没有鼻音“n”和边音“l”的区别,在一些地方区县“f”和“h”发音混乱,但就因此为重庆言子带来了独特的韵味。
“接地气”是重庆言子儿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重庆人民用着最简单的语言,表达着最质朴的情感。生气时你或许能够听到一些表达较为直接的词汇,这些词语虽然直接,但也体现了生活中的烟火气儿。更多时候,你或许能听到“巴适”“雄起”“幺儿”等一些较为温暖和日常的词语,这些词语不仅是日常的体现,它还能够传递和展现重庆人生活中最朴实的温暖与力量。
烟火中透着江湖,江湖中透着柔软,它恰似七八月的太阳,江边吹过的晚风;恰似雄伟的山,潺潺而过的江水。这就是重庆言子,正是它多重的风格赋予了生活的精彩与乐趣,展现了一个多样的重庆。一个地域的方言是地方文化的结晶,它贴近人民的生活,是人民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通过此次重庆方言科普活动,有助于其他地区的同学们更好地融入重庆生活,减少与本地人沟通障碍,让同学们在深入了解各地区方言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做好地区文化传承。
本次活动志愿者们积极筹划,让各位同学更深刻地了解到重庆方言的宝贵之处,知道了重庆各地方言的差异,同时也让同学们了解到方言文化的意义。此次活动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对重庆方言有了全新的了解,同时也让我们对方言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以往片面的认识上,提醒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保护方言文化,做好地方文化的传承。
——陈洋
金秋九月,重庆移通学院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针对学院新生开展的重庆言子科普活动,为其展示了重庆方言魅力。志愿者们积极响应活动号召,为同学们呈现了多彩的重庆方言子。该活动倡导同学们保护地方文化,保护方言,传承方言。活动过程虽出现小插曲,但是整体效果很成功,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到重庆方言子,热爱重庆方言子,热爱重庆!
——夏艺
重庆有多种称号,例如“雾都”“山城”等都是由其自身特点而著名,而重庆方言子也是重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却说重庆话土,其实不然,而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例如啐、敹、敦笃均出自于《礼记》《尚书》,这样看来不土反雅。世界形形色色,在这人潮拥挤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放慢节奏来细细体会文化的趣味,与此同时也期望重庆方言的一言一语温暖每一个重庆儿女的心房。
——李皓民
撰稿/摄影:贺闰凤、向诗琪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