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綦江校区 / 志愿服务 / 正文

【志愿服务】清明新韵润童心·文明新风拂社区——完满课堂“绿色清明·童心传承”青少年儿童文化课堂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圆满结束

清明时已至 文化意谁知

在二十四个节气里,清明节是个独特的存在,它既是节气,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还被称作三月节。清明节和寒食节起初是两个不同节日。寒食节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的忠臣介子推,他曾割股奉君,助晋文公重耳逃亡,后来却隐居不仕,最终被烧死山中。晋文公为缅怀他,将这天定为寒食节,次年又把寒食节后一天设为清明节。久而久之,人们在清明节扫墓、踏青,以此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敬意,同时也保留了吃青团、放风筝等习俗。

讲清明知识 燃文化薪火

为了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利用清明节假,完满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于2025年4月4日上午8:00在新街子社区开展了“绿色清明·童心传承——青少年儿童文化课堂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讲解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互动游戏、创意手工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清明这一传统节日的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对自然和传统节日的认知。

清明故事传 文化童心润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化身“故事大王”,以充满感染力的讲述,将介子推与寒食节、清明扫墓祭祖等生动有趣的清明节故事娓娓道来,一下子就吸引了现场孩子们的目光,成功引出活动话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志愿者们趁热打铁,借助图文并茂的资料、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孩子们详细科普清明节的起源、传统习俗,从祭扫缅怀先人的庄重仪式,到踏青赏春、折柳插门的春日雅趣,无一遗漏。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举手提问,现场互动热烈。

小手绘清明 传承文化情

紧接着,我们迎来了卡纸剪贴青团的创意环节。志愿者们面带微笑,将绿色卡纸、彩笔等材料逐一递给孩子们,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之旅——卡纸剪贴青团就此展开。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抓起材料,兴致盎然地开始他们的创作之旅。他们巧妙地将绿色卡纸剪成圆形、椭圆形,接着拿起彩笔,细致地描绘出活泼的眼睛、微笑的嘴角,转瞬间,一个个栩栩如生、惹人喜爱的“青团小精灵”在他们的指尖诞生。一些才华横溢的孩子,还在青团旁边挥洒自如地书写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等与清明节相关的古典诗句,为他们的手工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孩子们沉浸在手工创作的快乐之中,小小的卡纸青团不仅承载了他们无限的创意,更让传统清明节的气氛在欢声笑语中变得浓厚,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小手缝香囊 童趣韵悠长

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孩子们热情高涨。他们各自挑选了喜爱的药材,亲手制作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香囊。每个孩子精心制作的香囊都展现出了他们出色的动手能力,体现出了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在展示环节,孩子们踊跃地举手,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自己的香囊,并自信地分享了他们的创意构思。现场气氛活跃,大家一同欣赏这些独具特色的香囊,共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合影忆清明 传承寄童心

活动圆满结束后,孩子们携带着他们亲手制作的香囊,与志愿者们一同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孩子们手捧着这些充满心意的香囊,内心深处铭记着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未来,完满课堂的志愿者们将继续策划更多富有意义的活动,以加深孩子们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激励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参与 “绿色清明·童心传承” 青少年儿童文化课堂志愿服务,于我而言是一场温暖的成长之旅。活动中,我与孩子们一同绘制了可爱的青团们,将清明的传统文化印刻在纸上。之后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包裹着艾草的香囊。在讲述清明习俗时,他们闪烁着好奇光芒的眼睛,紧紧盯着主持人,踊跃提问,让我深感清明文化将会在这些孩子身上继续传承。这次经历不仅让我传递了知识,更让我收获了孩子们纯真的笑容与信任。我深刻领悟到,传承传统文化意义非凡,能为孩子们点亮文化火种,我无比自豪,也期待未来能参与更多此类

——志愿者吴浩然

今天的志愿服务圆满完成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了自己之前没有担任的主持人岗位,这一次给小朋友们主持活动,进行控场是我没体验过的,小朋友比我预期中要配合很多,小朋友们对于活动流程的调动起了很大帮助,他们会积极配合我的提问,知识储备量也比我想象的大,他们的积极配合也带动了我的情绪,很圆满的完成了我的主持任务,在之后与手工环节我对接了两个小朋友,他们是两兄弟性格内向,可是对待自己手上的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哥哥精益求精,对于自己剪的青团很认真,弟弟动作快,一下就剪完自己所需。两兄弟最后带着自己的手工作品跑回家了。每一次的奉献都是心灵的升华,志愿服务让我在付出中收获了最纯粹的快乐与成长!

——志愿者曾雨薇

撰稿:曾敏

摄图:曾敏 王丽

(团委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