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儿童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完满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于2025年10月26日上午10:00在新街子社区开展别开生面的“绘伞寄情,童乐重阳”——青少年儿童文化课堂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旨在通过趣味互动、知识讲解、手工创作等丰富形式,帮助孩子们在动手与聆听中感受重阳文化魅力,学会用真挚的作品传递对长辈的敬爱之情,共赴一场充满温情与文化气息的重阳之约。

互动启佳境,画解重阳韵
活动伊始,主持人以充满童趣的提问与小朋友们互动,在阵阵清脆应答中,顺势引出“尊老敬老”的主题。紧接着,屏幕亮起——淡雅的菊花插画与“重阳节”三字相映,“农历九月初九”的简洁释义旁,登高赏菊的生动场景徐徐铺展。志愿者用童言细语讲解节日由来与习俗,让孩子们在问答与视觉欣赏的联动中,悄然加深了对重阳文化的认知,也是将这份对长辈的关心与敬意,悄悄种进了每个孩子的心田。

笔尖绘温情,童声表谢忱
在主持人引导下,孩子们接过志愿者递来的小卡片,写下最爱的长辈与相伴小事。随后,3-4名小朋友受邀分享,虽有些腼腆,却在鼓励中勇敢道出卡片里的温馨片段。这小小的互动,让孩子们敢于表达,更在回忆美好时光时,触碰亲情暖意,传递感恩心意。


稚笔描秋伞,童心寄重阳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沉浸式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油纸伞彩绘DIY环节。志愿者们提前备齐了各色颜料与画笔,在他们的耐心引导下,孩子们纷纷拿起工具,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倾注于伞面之上。




创作过程中,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格外动人:有的以金黄菊花入画,借重阳意象传递美好祝愿;有的勾勒出可爱的卡通形象,将内心的快乐与童真具象呈现。片刻之间,一把把原本素白的油纸伞,便在孩子们的巧手下蜕变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合影暖重阳,志愿续华章
活动接近尾声时,大家一起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了每一个灿烂的笑容和温馨的瞬间,成为了这个重阳节最珍贵的回忆。此次青年儿童志愿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重阳节,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关爱长辈、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志愿者们也在活动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传递了爱与关怀。未来,完满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活动的内容不仅涵盖传统节日文化传承,还将拓展至社区关爱、环保实践等领域,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培养青年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

我参与“绘伞寄情,童乐重阳”志愿活动,我心中满是秋日暖意。最触动我的是“我和长辈的小秘密”游戏:小朋友们攥着便签纸犹豫,只因想写的长辈太多,我告诉他们亲情无价,无需分轻重。听着他们奶声奶气分享纸上的细碎日常,满是对长辈的依赖。
油纸伞彩绘环节格外热闹。孩子们攥着画笔,在伞上描绘桃花、竹子,或是与妈妈同坐的摩天轮,即便颜料出边、图案歪斜,每把伞都裹着独特心意。这次活动,我被纯粹善意感染——没有复杂情绪,只有孩子对长辈的真心,他们的童真,恰似重阳阳光,轻轻裹住了我。
——志愿者邹紫涵
秋阳和暖,在“绘伞寄情,童乐重阳”的活动中,我负责陪伴两位活泼的小男孩。他们兴致勃勃,在油纸伞上描绘出绚丽的图案。活动的深意,在孩子们的分享环节悄然绽放。一个孩子骄傲地说,他每晚都会给爷爷捶背;另一个则兴奋地回忆起奶奶每晚给他讲故事哄睡。这些稚嫩的话语,为“敬老”二字赋予了最生动的注脚。
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传递,更是一场温暖的生命教育。它既丰富了孩子们对重阳节的认知,也为那些家中少有老人的孩子,搭建了一座理解传统孝道的情感桥梁。当我看到他们举着画满爱意的彩伞,眼神清澈而明亮时,我深信,今日种下的这颗名为“孝亲”的种子,必将在他们未来的岁月里,生根发芽,温暖彼此的人生。
——志愿者胡玉洁
撰稿:路宜鑫、佘思怡
摄图:邹松君、何家涟
编辑:何家涟
初审:秦丽君
复审:秦丽君
终核:秦丽君
完满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