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綦江校区 / 志愿服务 / 正文

【志愿服务】谁说青春只逐光?我们用热血接生命,靠科学防艾滋,把健康路走亮

当生命火种亟待传递、公益信念待以践行,校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指引,再度擎起公益旗帜。10月22日,支队联合綦江区中心血库策划筹备的“无偿献血+防艾主题宣讲培训”活动顺利开展。这场融知识普及与实践动员于一体的活动,既是对红十字精神的鲜活诠释,更是对青春责任的郑重召唤,让人道暖流在校园间持续涌动。

专业赋能,筑牢生命认知根基

作为学校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的标杆力量,校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深耕志愿服务多年,已逐步构建起“理论+实践+传承”的完善体系,在校园内外留下坚实的公益足迹。为让本次活动兼具权威性与实效性,支队特别邀请綦江区中心血库体采科主管护师王亚秋老师亲临授课,以专业视角解析生命议题,为学子搭建起知识与担当的桥梁。

王亚秋老师为学子们带来一场造血干细胞捐献与艾滋病防治的科普讲座。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造血干细胞传递机制,强调其技术成熟、对身体影响小,还将存入中华骨髓库的血样比作患者的“生命彩票”,让学子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了全新认知。在艾滋病防治讲解中,她秉持“防艾不防爱”理念,科普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破除“日常接触会感染”的谣言,引导学子尊重艾滋病患者,以科学知识守护健康、关怀他人 。

献血续航,“移”呼百应践公益

与此同时,10月22日至24日期间,“‘移’呼百应献热血,爱心‘通’达护生命”无偿献血公益活动接续开展。王亚秋老师从医学原理出发,系统阐释了献血的科学意义与规范流程,针对性破除“献血伤身体”等认知误区。她着重强调,每200毫升合格血液的捐献,都可能为重症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为濒临枯竭的生命注入续航动力,并且适量献血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风险。活动现场,从献血前的健康筛查、信息登记,到采集过程中的专业护理,再到采集后的营养补给与休息保障,全程规范细致的服务让每一份爱心都能安全传递。

支队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宣讲培训25余次,覆盖人数3500+;成功举办校园公益献血活动10余次;组织社区服20余次,累计服务2500+。同时与中心血库联合打造的“爱心雨伞”项目,作为校园里最贴近学子日常的公益载体,不仅是师生需求的真实回应更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守护着每一位师生,这是红十字精神融入校园肌理的生动注脚。

校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扎根校园、辐射社区的公益实践,正是对学校志愿服务理念的生动呼应——无论是覆盖广泛的宣讲与献血活动,还是贴近日常的“爱心雨伞”守护,都以“服务他人、温暖校园”为核心,既让红十字精神融入师生生活,更让移通的志愿服务从行动走向人心,成为校园里一道持久温暖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