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綦江校区 / 志愿服务 / 正文

【志愿服务】支队放大镜|“影动夕阳”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一群为时光定帧的“生命记录家”

有些瞬间

值得用一生去显影

有些温暖

需要在时光里定帧

有一群人

他们的镜头致力于留下时光的足迹

他们就是“影动夕阳”志愿服务专项支队

用青春的镜头,让每一份深沉的爱都有迹可循

在重庆移通学院的公益生态里,有一群人,他们手持名为“陪伴”的显影液,带着镜头与陪伴,从合川走到綦江,穿梭于银发老人的岁月间隙,致力于将那些被时光冲刷的记忆与情感,温柔地显影于相纸之上,陪伴老人重拾被时光尘封的故事,让每一道皱纹都成为岁月的诗行,他们就是“影动夕阳”志愿服务专项支队。

显影:在陪伴中唤醒记忆底片

对“影动夕阳”这群记录者而言,每一次精心策划的手工活动,都是一场记录老人温暖时刻的显影。志愿者们带来的不是普通的手工材料,而是唤醒岁月底片的神奇药剂。

在“艾意盎然,彩韵暮春”活动中,艾草的清香弥漫整个活动室,老人们一边制作香囊,一边回忆着童年趣事,而在非遗竹编的现场,细长的竹篾勾起了每一位老人的儿时回忆,一位奶奶手指灵活地编织着扇面,眼中闪着光:“这手艺我年轻时见过,没想到还能再亲手做一次!”志愿者们不仅是助手,更是耐心的冲印师,通过细致的引导,帮助老人重拾那些几乎被遗忘的画面。

定帧:用巧思承载时代印记

而这群记录者的初衷,是想通过相机将每一位银发老人的温暖时刻定格。2025年4月18日,在路爽桥河养老院,“岁月留影,情暖夕阳”活动正温暖进行,志愿者们悉心带领老人们用扭扭棒制作出各式可爱的发饰和花朵。一位奶奶戴上了自己亲手做的粉色花朵发卡,笑容格外灿烂,记录者们举起相机,调整角度,将奶奶自信喜悦的笑容、桌上五彩斑斓的手工作品以及窗外斜洒进来的阳光一同构图。

“奶奶,看这里!对,笑得真好看!”快门轻响,这一刻被永恒定格,定格下的不仅是一张照片,更是手工的温度、陪伴的暖意与一份被引出的珍贵亲情记忆,他们化身记忆的追光者,用镜头对抗遗忘,让温暖在光影中沉淀为永恒的纪念。

对老人而言,这些以手工为媒介的“显影”过程,其价值远不止于一件作品,它是一次珍贵的情感回忆,他们重新触摸记忆,讲述故事,这不仅带来了倾诉的快乐和“被听见”的尊重,更在回忆与分享中强化了自我价值感。

记录者们说;“光会消逝,但显影后的温暖长存。我们愿做那个在暗房里,小心翼翼为每段黄昏定帧的人。”


二次曝光:让温暖在更深维度上成像

一张优秀的摄影作品,离不开精彩的二次曝光,而“影动夕阳”记录者们的温暖,也从未止步于单次的陪伴。

他们细心收集老人们在活动中创作的扭扭棒花卉、黏土玩偶等手工作品,这些承载着长者温情的小物件,随后被志愿者们精心布置成“银龄艺术角”,成为养老院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将记录的精彩瞬间冲洗出来,精心制作成“光影纪念册”回赠给老人,当老人们翻看相册里自己专注创作或开怀大笑的影像时,温暖便完成了从瞬间到永恒的二次曝光,也让尊老敬老的暖流在一次次回访与传递中持续涌动。

相簿年鉴:显影师们的温暖成像报告

这群时光记录者用自己的脚步绘成了一本时光相簿;30余场公益活动,是30余次的对焦;2000余人次的老人,是2000多个被温柔定格的微笑;4992小时的志愿时长,是显影所需的精确曝光时间;100% 的满意度,是相片上最动人的光泽。他们不仅显影,更让温暖显像:80余篇投稿是对相纸的二次创作,1000余次浏览让温暖的“像素”在校园扩散,激励着更多人加入这场温暖的“显影”事业。



光会消逝,但显影后的温暖长存,他们不仅是记忆的追光者,更是黄昏的守望者。在岁月的暗房里,他们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陪伴”的温度与,只为让每一段银发岁月,都能显影出生命最本真的光彩。

若你向往用影像传递关爱,渴望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感动,扫码加入我们,一起成为时光的记录者、定格更多银发老者的温暖时刻。


撰稿:程玉琳、钟方烁

摄图:邱红、隆雨睿

编辑/初审:程玉琳

复审:秦丽君

终核:姜馨怡

校团委志愿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