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引导高校戏剧工作者及青年学子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4月13日,由重庆市戏剧家协会主办,重庆移通学院承办的“‘戏’韵青春梦想‘剧’汇强国力量—重庆校园戏剧发展对话”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汇聚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员梁丽,西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影电视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字民,国家一级演员、原重庆市话剧院院长郝鹏寿、中国剧协会员、中国剧协民营戏剧协会理事胡音,重庆市剧协秘书长刘明惠、副主席赵虎、副主席施政、副秘书长王宏亮、理事张大涛等业界权威人士,以及重庆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师生代表,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助理谢银平、双校区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邹贤达、程燕及校内艺术教师全程参与,共商戏剧育人新模式。
对话传承者:从“名角”到“育人”的戏剧之路
上午10时,第十二届“名角杯”校园戏剧节系列活动之“‘戏’韵青春梦想,‘剧’汇强国力量——重庆校园戏剧发展对话”主题分享在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贤者楼423多功能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重庆市戏剧家协会成员、兄弟高校代表及移通学院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会,会议由重庆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刘明惠主持。

以戏剧为媒,浇灌育人沃土
活动伊始,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助理谢银平发表欢迎辞。她从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育人模式切入,强调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团队协作力与社会责任感中的核心作用。“名角杯”戏剧节连续十二年的坚守,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支持戏剧创作,成立音乐剧中心、音乐剧产业学院等专业学生团队,孵化出如《毕业生》《酒瓮》《继人类》等原创精品剧目,展现出重庆移通学院在高校戏剧创作工作的深刻实践。

随后,重庆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赵虎代表主办方致辞。他高度肯定重庆高校在戏剧通识教育中的探索,越来越多高校将戏剧纳入通识课程体系,通过“戏剧+思政”“戏剧+非遗”等模式,构建起有地域特色、青春气息的校园戏剧生态。赵虎副主席呼吁高校“以戏铸魂”,将戏剧作为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

【专家论道】戏剧美育:从校园到社会的价值延伸
主题讲座环节,四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解析校园戏剧的实践路径与发展方向。
西北大学副教授高字民以《从校园戏剧里的树人到戏剧美育服务社会》为题,分享西北大学“小黑剧社”的30年育人经验。他提出“三段式美育链”理论:通过经典剧目排演锤炼学生艺术素养,借助原创戏剧创作激发社会思考,最终以公益戏剧展演反哺社区文化建设。

中国剧协会员胡音在《从跨界方法论到未来的戏剧》讲座中,她认为当代表演艺术体系以重庆为核心的程成渝地区的发展,结合重庆“赛博城市”的热度,阐释“科技+戏剧”“非遗+戏剧”的融合创新。“未来的戏剧教育不应局限于舞台,而应打破学科边界,用V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用方言说唱活化传统戏曲,让青年成为跨媒介叙事的先锋。”

重庆市文学作品表演艺术学会会长郝鹏寿则以《成本舞台的想象力突围:高校戏剧制作的创意方法论》为题,直面高校戏剧资源有限的痛点,在资金不足的前提下,更需要打磨演员的演技,深刻演艺角色与观众产生共鸣。

国家一级演员梁丽在《大学生校园戏剧与实践教学的共生路径探索》演讲中,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演员,她分享西安翻译学院的教学经历,在教学中不断为学生争取实战的经历,让戏剧扎根在学生,不断枝繁叶茂。

讲座后的提问环节,现场学生踊跃与专家对话。移通学院2024级学生马永强向高字民教授抛出疑问:“您在戏剧创作中如何平衡经典复排与原创探索?”高字民以西北大学实践为例回应:“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深耕经典,坚持原创的同时不断学习,二是复排优秀作品,不能一味的追求创新也要保留优秀。”面对戏剧影视学院夏晓燕同学“如何兼顾专业课程与戏剧排练”的困惑,梁丽老师给出真诚建议:“我支持你追求自己所热爱的,因为这样的经历可能只在大学,所以你可以将你的时间向戏剧倾斜。”




破局与焕新:重庆高校戏剧的“守正”与“出圈”
14:30,‘戏’韵青春 梦想‘剧’汇强国力量——重庆校园戏剧发展对话”圆桌沙龙在綦艺大剧院403共鸣·会议室举行。会议由重庆市剧协秘书长刘明惠主持,着重围绕“如何整合资源携手共创高校戏剧项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各专家从自身工作领域出发,针对性的解答在交流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一起共建良好的重庆市高校戏剧发展生态。

会上,张大涛老师提出“构建戏剧资源共享平台”的倡议,推动剧协与高校、高校与高校联合创作,鼓励高校打造小剧场例如脱口秀的形式,同时这些演出可以面向观众,接受检验;胡音老师认为坚持作品原创、多形式打造剧目类型,并与时代精神深刻结合,推动重庆市的戏剧走向国际化。





重庆移通学院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邹贤达提出,建议面向市场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演员培养基础上拓展至制作人培养及观众培育,同时搭建校企合作桥梁;程燕主任进一步提出在作品创作完成后如何可以更好的将作品更好的推广,包括赛事平台的渠道建设,并与在场的专家积极讨论。舞台艺术设计教研组组长何德江从舞台设计方面出发,舞美带来的视觉和戏剧的效果相互辉映,辅助戏剧表达,高校是创意的摇篮,呼吁在戏剧的整体呈现中也可以多关注舞美和服化。



重庆师范大学禺风剧社社长刘奕麟同学目前校园戏剧作品推广存在问题,希望可以借助剧协和各兄弟院校进行推广的。西北大学高字民教授立足高校戏剧,呼吁大家可以实行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演出没实现共赢。


会议最后,梁丽老师认为在高校戏剧中,最突出的情况就是演员的流动性让一部作品在推广上、编排上难度加大,所以她建议可以排小剧减少难度,并且充分与社区结合,可以向青少年群体延伸,让中小学生也可以享受专业的戏剧教育,真正推进“大美育”格局建设。

重庆移通学院始终致力于打造“戏剧育人”,原创剧目多次斩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本次重庆校园戏剧发展对话,为重庆高校戏剧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重庆移通学院的戏剧发展指引了方向,推动戏剧教育从“校园小舞台”走向“社会大天地”,携手重庆各高校以青春之戏韵汇聚强国之力量,谱写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庆篇章。

撰稿:赖玉婷
拍摄:韩非凡 大学生艺术团宣传部
审阅:赖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