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总支、各级各类学生组织: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切入点,推动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制度化发展,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好作用,校团委根据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拟举办2025年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大赛时间
2025年4月
三、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共青团重庆移通学院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
重庆移通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四、申报对象
綦江校区在读学生(须组队申报、参赛)。
五、申报类别
1. 已落地实施项目。主要包括乡村振兴、为老服务、关爱少年儿童、阳光助残、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卫生健康、应急救援、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节水护水、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和其他领域等13个类别,参赛团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其中1个类别参赛。
2. 创意策划项目。围绕党政中心大局,聚焦基层治理实际需求,紧扣服务民生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巡河防溺水、权益保障、公共安全、预防校园霸凌、预防校园黑网贷、预防网络诈骗、中学生志愿服务等。
3.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新就业群体服务、特色场景打造等。
六、参赛要求
1. 参赛项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积极向上、青春阳光。
2. 对于已落地实施的项目,必须是当前正在实施且已连续实施不少于2年。
3. 每个项目须配备指导老师1—3名,项目团队负责人只能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项目成员最多参与2个项目。
4. 参赛项目一经申报,需完整参与赛程,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5. 已获得往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赛金奖项目、四川省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重庆市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不得申报。
七、大赛安排
项目大赛包括项目申报与初审、初选、决赛四个环节。
(一)项目申报与初审(4月7日前)
由各单位负责项目申报的组织动员工作和初审工作。以组织为单位择优推报优秀项目至校团委参与初选。各单位报送项目不超过5个,类别1的项目不超过3个,类别2和3的项目一共不超过2个。
(二)初选(4月8日—10日前)
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实施,通过专家评委材料审阅、集中评选的方式评选出拟入围决赛的项目。
(三)决赛(4月14日—16日)
决赛将邀请相关志愿服务专家,分为类别1和类别2、3两个赛道分别进行比赛,采取路演展示、现场答辩的方式,共同评选出获奖项目。
(总分=初选材料评分*60%+终选答辩成绩*40%)
注:4月7日(星期日)前将项目大赛申报表以组织为单位打包发送至1557508595@qq.com校青联项目孵化中心邮箱,邮件统一命名为“XX组织‘2025年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申报材料”逾期不报,视为放弃。
八、激励办法
(一)奖次设置
设金奖项目2个、银奖项目4个、铜奖项目6个、优秀项目指导奖若干。
(二)表扬激励
1. 对获得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的项目颁发获奖证书,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2. 入围决赛的项目将纳入校级志愿服务项目库,重点跟进培育打造。
3. 对获金、银、铜奖项目给予资源链接,协调对口单位、社会组织、校团委给予项目指导或资金支持等。其中,金奖给予2000元项目资金支持、银奖给予1000元项目资金支持、铜奖给予500元项目资金支持。
(三)推荐参赛
优秀项目将综合推报参加第44届“动感地带”川渝“校园之春”文化艺术体育科技活动的2025年川渝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九、工作要求
(一)按部就班,信守不渝
比赛要求所有参赛者务必在截止日期前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提交指定的参赛资料。在提交截止日期后,我们将严格按照程序审阅所有参赛项目,以期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二)表里如一,开诚布公
本次比赛秉持着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剽窃或者抄袭行为。请每位参赛者格外重视这一点,确保所提交的内容完全出自个人创意,而非他人作品的复制和改编。
(三)积极动员,广泛宣传
各单位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以最大化程度吸引众多师生的关注并积极参与活动。倡导专业课程老师引领比赛,鼓励各个学院、各部门、学生团体、公益社团或个人跨越年级和学科界限组成团队参赛。
联系人:姜老师、冉老师、李同学
联系电话:023-48799520(綦江)
附件:项目大赛申报表
共青团重庆移通学院委员会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