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兴趣和认识,增强对心理学发展历史和成就的了解,促进与其他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建系30周年庆祝大会暨心理学科建设前沿论坛之际,2024年10月19日《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研学小组走进西南大学开展研学活动,通过活动拓宽视野,加深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理解。

感受百年学府气息
走进心理学殿堂
西大的园子,在重庆高校中独具特色。初入这所百年学府,同学们就被绿树葱葱的美丽校园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所深深吸引,张林老师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西南大学的前世今生以及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发展史,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当代教育名家”黄希庭教授的故事,使得同学们对心理学的了解更加深入,尤其让研学队伍中正在备考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的同学备受鼓舞。






聆听前沿报告
感受心理学学科魅力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希望同学们在具备坚实的通识知识技能之余,还拥有强大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广阔的视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建系30周年庆祝大会也是心理学界难得的盛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教授也带来了心理学前沿研究报告。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入不同的主题分论坛,聆听了自己感兴趣的报告和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即使没有座位也要站在门口认真学习,十分专注。听取报告让他们收获颇丰,现场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


社团文化节交流学习
探寻完满教育与心理实践的结合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组一直在致力于把心理学知识理论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学过程中,西南大学第十一届社团文化节的热闹场面也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在现场,研学小组重点交流学习了西南大学心理协会、爱心公益联盟的运行经验。远景学院致力于通过教学与实践结合,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对心理学的历史及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学们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他们受到了百年学府以及知名心理学殿堂的文化熏陶,更激发出了对心理学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远景学院将始终通过教学与实践结合,推崇启发式、探究式以及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致力于营造一个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和勇于创新的教育环境。
学生感言
很开心能参加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建系30周年庆祝大会暨心理学科建设前沿论坛,这次研学不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西南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还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对心理学研究的更多创造性的想法。专家们的精彩演讲和前沿的研究成果让我对心理学的多个分支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陈庆荣教授的《中国古代诗歌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报告,让我看见了古代诗歌文学在人工智能模型的帮助下与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中碰撞出的火花,以及心理学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相关国家精神文化教育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这次论坛不仅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还让我对未来的学术道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我将以此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为将来有机会能够深造做好充分准备!
——2022级数字媒体技术 陈星渝
这次研学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通过知识与现实的相结合和自我反思,对自我以及自我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讲座上,我接触到了许多心理学的前沿理论和实用技巧,通过聆听学术大佬们的演讲,从论题出现到实验设计、改进以及成果研究,都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和看法。从基础的心理学概念到复杂的心理专业知识,教授们的讲述都另外赞叹。这些内容不仅让我对心理学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教会了我如何在演讲时保持冷静和乐观,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工作。
——2021级通信工程 刘之毓
怀着激动与憧憬,我开启西南大学研学之旅——这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学府如知识宝库。在聆听心理学科建设前沿论坛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陈庆荣教授关于中国古代诗词阅读的认识与神经机制研究报告令人印象深刻。他提到:“诗比任何艺术都更顽固地具有民族性。”无论是当下最为前沿的人工智能 ChatGPT,还是现代诗,都无法拥有我们古代诗词所独具的历史韵味。虽很多知识似懂非懂,但它点燃了我的求知热情。未来,我会带着收获努力学习,敬畏知识,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让自己不断成长。
——2023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徐伟桓
撰稿:张宸蓉
摄图:《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研学小组
指导老师: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