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防诈e课堂丨第7期】守护钱包,智斗诈骗-共建无诈生活


防范于心 反诈于行

警钟长鸣防诈骗 心存警惕保平安

大数据学院小e反诈课堂

开讲啦~

邀你共同

学习防诈小技巧~

【常见诈骗手法】

1️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常常冒充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声称你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要求你配合调查,并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或转账至“安全账户”。

2️识别“网络交友”陷阱

在网络交友平台上,骗子可能会以甜言蜜语迷惑你,随后以各种理由借钱或索要礼物。

3、警惕“中奖信息”诈骗

“恭喜您获得大奖,请点击链接领取奖金!”这样的信息看似诱人,实则暗藏陷阱。正规的中奖信息会通过官方渠道通知,不会要求你提供个人信息或支付手续费。

4️防范“冒充客服”诈骗  

骗子可能会冒充购物网站、银行或快递公司的客服,以退款、理赔或取消订单为由,诱导你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

案件警示】

李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电商平台客服,称李女士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给她退款并进行三倍赔偿。随后,对方让李女士添加客服微信,并按照指示操作。李女士在对方的引导下,下载了一个陌生的 APP,并在 APP 上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不久后,李女士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被全部转走。

案例分析

案件是典型“冒充客服”的诈骗类型诈骗分子通常冒充电商客服,利用消费者对商品质量问题的关注和对赔偿的期待,降低受害者的警惕性。通过引导下载陌生 APP,获取受害者的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从而实施盗刷。警记,正规的客服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联系你,更不会要求你提供敏感信息。遇到此类情况,请直接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反诈宣讲会

提高同学们对诈骗行为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增强保护自身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同学们纷纷积极组织开展“反诈防贷”等主题的反诈宣讲会:认识诈骗的危害性和普遍性,意识防骗的重要性识别各种诈骗手段和常见陷阱,旨在让同学们携手共进,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数字防骗长城,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





指导老师:李进 穆仕容 陈美琪